首页 > 教科 > 详情
投入2000万,湖南职校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时间:2021-09-17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9月17讯(通讯员 刘海渔 何延钢 记者 杨斯涵 黄京)助力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近期投入2000万完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联合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集团等企业,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记者了解到,为主动适应湖南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要求,培养更多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4年开始,该校便与中车株洲集团、华中数控、湘火炬等企业开展合作,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定、师资队伍共培、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推进校企 “双主体”协同育人。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逻辑线索,构建了“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训练→创新能力”三层递进的专业群教学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中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融合、教学项目与生产任务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融合、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融合,实现学生培养和就业的无缝衔接,逐步形成了“素养贯穿、校企主体、能力递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该校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企业需求,引入企业先进的人才培训理念、模式,依托企业先进设备、前沿技术,积极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构建适应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双场所”等需求的相关机制,先后与中车时代电气以及与其他合作企业开办的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6个,学生的选拔、培养、考核与评价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全程管理,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局面。最终实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先进制造业人才,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据悉,该校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于2018年开始成立技术团队,建设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平台,聚集行业专家5人,教授、高级工程师8人,硕士研究生12人。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平台以新型产学研融合的前沿和技术创新融通体系为切入点,以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为改革突破点共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双师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生产性”活动基地、职业技能认证与竞赛基地。实现先进制造、人机交互、决策规划、智能控制等多项技术融合,产教深度融合。

近三年,该校共投入约3500万元,建设完善了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突出多轴加工制造能力与智能化特色,建成了湖南省一流的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主要由中央控制区、先进制造实训区、智能制造理实一体化实训模块、智能制造切削加工单元模块、智能仓储模块、智能电子模块、机电控制模块等构成。现有5条智能生产线、12台五轴加工中心等先进制造设备、18套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等高端设备,已打造成为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先进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通过平台的建设与实践,近5年立项了省级多轴加工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基于5G的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C+R”实训创新”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等重点项目3个、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60余项、生产性技术服务100余次,较好地探索出了一条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体系建设的新范式。

随着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毕业生得到企业的肯定。学校与更多的优质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实行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的联合培养,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开设了“中联重科班”“中车时代电气班”“中车风电班”“华为机器班”“湖南华数班”等,以项目式、任务驱动式、理实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每年在学生毕业季时,学生就业供不应求,平均每个学生获得2-3个用人单位录用。据麦可思数据调查,企业满意度达96.42%,学生毕业半年内平均月收入5167元,学生满意度97.26%。

责编:苏亮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