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6楼深读周刊 > 详情
升学之路丨一个“新高考生”的三年:经历过“鸡飞狗跳”,也有梦想和坚持
时间:2021-06-06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杨斯涵
分享到

6月2日,长沙的天气有点炎热,在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的玉兰花树下,一个清瘦的背影正在认真地看书。当记者走到他跟前,和他打招呼时,他愣了愣,露出了腼腆的微笑,“老师好,我叫张溢。”

张溢,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G1801班学生,也是自2018年湖南“新高考”方案启动以来,第一批“试水”的考生之一。

从一开始选科的纠结犹豫,到“走班”上课时亲历的“鸡飞狗跳”,再到确定方向、有序备考,作为一个“新高考生”,张溢经历了非常不一样的三年。他告诉记者,现在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态,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武汉大学。

■记者 杨斯涵

【选科】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

2018年9月,张溢走进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从初中开始就一门心思想学理科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当他选科时,不再是简单的“文理”两科,而是“3+1+2”的12种组合模式。

根据早前推出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湖南新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学生除了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传统高考科目(下称“大三门”)外,需从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从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四门科目中任选两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此次改革之前,湖南高考采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两种模式,除了“大三门”外,物理、化学、生物为“理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为“文科综合”,高考满分为750分。文理分科影响下,学生一度偏科严重。而“3+1+2”模式的出现,理论上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12种不同的科目组合。

在张溢所读的这所中学,12种组合课程全部开齐,高一学年结束时,学生则面临“选科”。“在选科问题上主要由学生做主,老师仅提供参考意见,不会强迫。”该校高三年级组组长谷红英告诉记者。

谈及自己的再选科目,其实张溢也曾有过纠结。“虽然我的地理比化学好,但是我的兴趣不大,所以我放弃了地理学科。”张溢告诉记者,在选科过程中,是选“地理”还是“化学”,着实让他头疼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跟随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

【“走班”】

由“鸡飞狗跳”变成“正常有序”

12种选科组合让高考从“套餐”变为“自助餐”,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在固定教室上课的模式,排课也从统一排课转变成了“走班”教学。

“想起高二刚开始‘走班’的时候,印象深刻。”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溢笑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一开始可以用“鸡飞狗跳”四个字来形容,“我选择的是纯理科专业,也就是‘物理、化学、生物’,选择人数比较多,所以教学班相对固定,基本不用换教室。”张溢告诉记者,有些组合选择人数较少,所以他们上课的教室就会有调整,经常会看见同学们抱着书奔波在走廊里,或者找不到自己所在的走班班级,有时上一堂课还没下课,就有赶着上下一堂课的同学聚集在教室外面等候。

记者了解到,高考新政实施后,湖南大多数学校会根据师资、学生选科情况和校舍场地资源等情况,实施不同形式的走班教学。而张溢所在学校实行的是“3+1”学科不走班,“2”学科走班的形式,这也就意味着由原来的“一班一课表”变为了现在的“一生一课表”。

“12种不同的组合,不管是排课还是排教室都很复杂,再加上学校有20余名学日语的学生,又增加了排课的难度。特别是模拟考试排考场,最初排一次考场我要花两天时间。”谷红英认为,新高考的改革为学生带来更多选择,也对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提出更多要求,比如学校需要有足够的课室支撑学生“走班 ”,需要合理的教师数量结构保障教学,更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到了高三,艺术生要参加集训,单招生参加完高校单招后就离校了,这样使得学生流动比较大,又需要学校重新排课排教室。”

此外,在“走班排课”之前,班级管理主要是班主任的事,学科教师只要去上课就可以了。然而,在“走班”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班,“走班”教师进班级上课前先要做好该班级的内务管理,知道哪些学生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其次,如果“走班”课上学生间发生矛盾,任课教师必须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这些细节的教学管理工作都需要‘走班’教师提前规划,否则教学班就难免变成一团散沙。”谷红英表示,学校有了2018级学生的管理经验,现在2019级学生的选科与排课有了明显的优化。

【考试】

“实战演练”适应新高考流程

今年1月23日-25日,福建、广东、江苏、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组织了一场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全流程模拟“3+1+2”新高考。而这一次,张溢坦言自己考得不太理想,“全省排名10000多名,这个成绩可能考不上武汉大学了。”

为让考生和涉考涉招人员提前适应,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安排,湖南与其他7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同步组织了这场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从命题、制卷到考试、阅卷、录取,适应性考试严格参照高考标准,是一场全真模拟,实战演练。

高考时间由以往的两天延长到三天,这对考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一种挑战。“这样的安排,对于我来说很好。”由于张溢选择的是“化学、生物”,他无疑将成为最后离开考场的那一批人。他告诉记者,上午下午各考一场,这样中间就会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如果选择“化学、地理”组合,或者“政治、生物”组合,则可能要将时间浪费在考场的更换上,“本来高考时就可能心理紧张,还要在考场间来回奔波,这样可能影响发挥。”张溢说,“虽然适应性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我不会气馁,一定会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往年没有进行过适应性考试,今年首次举行此类考试,还是八省联考,足以见得,国家对高考改革的重视。”谷红英认为,新高考在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等环节都有重大调整,适应性考试可以让考生充分熟悉各环节流程,尽快适应新高考。

链接

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学生更自立自主

湖南新高考从2018年高一新生中开始实施。为了帮助学生合理“选科”,近3年来,湖南各高中学校都针对“新高考”进行了诸如“选课走班”等教学改革,不少学校还为学生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取得了诸多成绩和经验,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

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生涯规划,该校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使得学生的生涯发展有固定导师的指导,有效地应对学生生涯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困惑。

相关专家认为,新高考背景下,需要学生学会选择,在生涯规划课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了解高校专业和社会的用工需求,“这样,高中生们才能从专业所需、职业需要中,选择最合适的选考科目。”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