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 详情
长沙地铁6号线新添“空中巡查员”,保护区巡查更高效
时间:2025-09-25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翊玮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翊玮)今日,记者从长沙穗城公司获悉,由其主导实施的长沙地铁6号线安全保护区无人机巡查项目,日前已正式投用。作为长沙首个无人机与地铁保护区日常巡查结合的项目,标志着长沙穗城地铁保护区安全防护迈入智能化、高效化新阶段。

4座无人机机场,覆盖面积超300平方公里

长沙地铁6号线是长沙轨道交通骨干线路之一,其安全运行关乎城市交通秩序与市民生活。此前,保护区巡查依赖人工与固定监控,存在盲区多、全天候监控难、应急响应慢等问题。

该项目依托高空云台视角与智能AI识别技术,实现沿线保护区“全天候、无死角、高频次”立体化监控,可快速精准识别违规施工、设备设施损坏、结构异常等隐患,大幅提升安全管控效能。

目前共设有4座无人机机场,具备自动放飞、收纳、充电功能,24小时待命。单台无人机有效作业半径5公里,最大续航43公里,全线有效覆盖面积超300平方公里,巡查效率较人工至少提升6倍,实现保护区100%覆盖(禁飞区除外)。真正做到“全域覆盖、高效巡查”。

“空中巡查队”具体负责哪些工作?

在巡查目标上,无人机凭借智能AI识别能力,重点关注两类关键对象:在施工相关场景内,可准确识别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以及反光路锥等施工配套物品,通过AI算法综合判断施工行为是否可能破坏地表,进而对地铁安全运营造成影响;在地铁设施状况方面,对地铁站出入口、风亭、冷却塔、地铁保护区界桩、界碑及站外路引立柱等设备设施通过图像比对与AI识别,及时发现设施损坏、丢失等异常情况,确保地铁沿线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在巡查任务类型上,无人机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切换,实现多场景覆盖。定期巡查方面,通过定期对目标区域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判定地铁保护区内是否存在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异常情况,如违规施工、设备设施丢失或损坏等;针对特定需求精准发力,例如在极端天气前后,对保护区内易受影响的路段、设施进行重点巡查,提前排查风险、事后评估损伤;此外,在面对自然灾害、设备突发故障等紧急情况,无人机可第一时间出动,快速抵达现场勘查,实时传回现场图像与数据,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精准信息支持,助力缩短应急处置时间,降低安全风险。

责编:王翊玮

一审:王翊玮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