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9月23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苏小琴 乔木)13岁,本是在校园里追逐打闹、满是欢声笑语的年纪,邵阳女孩欣欣(化名)的世界却悄然改变。一个月前,她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就医,被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尿毒症期)。
9月23日,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了解到,经过紧急救治,欣欣如今每天需要通过腹膜透析来持续清除体内的毒素。她的经历,为很多家庭敲响了警钟。
因“感冒”就医确诊尿毒症
一个月前,欣欣突然感到十分疲惫,家人误以为她是“没吃饱饭”,并未放在心上。随后几天,欣欣咳嗽加重,按“感冒、肺部感染”输液治疗,症状却连夜加剧,被紧急转往湖南省儿童医院。
医生检查发现,欣欣患的是尿毒症,肾功能已出现明显衰竭,同时并发高血压、高血钾、重度贫血、肺水肿和心衰,生命垂危,进入湖南省儿童医院ICU抢救。
经过多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以及抗感染、输血、降血压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紧急救治,欣欣才终于转危为安。
随后,她接受了腹膜透析置管术,转入肾脏风湿免疫科接受进一步专科指导,开始了长期的家庭腹膜透析治疗。
儿童肾病易被忽视,家长及时关注孩子异常
对于孩子的情况,欣欣爸爸十分自责。“如果能早点发现,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他表示,欣欣以前很少生病,因此从来没想过要带她做全面的体检,“她比同龄孩子瘦小,我们总以为是挑食,长得慢一点没关系。几月前说走路没什么力气,也以为是走太久有点累了,谁能想到是肾脏出了问题……现在我们真的追悔莫及。”
近年来,像欣欣这样的病例并非个例。儿童肾脏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起病极其隐匿。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张翼介绍,目前科室收治的像欣欣这样被确诊为尿毒症在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孩子有30多名,其中有少部分孩子已陆续进行了肾移植手术。
很多儿童肾脏疾病早期没有任何疼痛或明显不适,容易被家长忽略,从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已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因此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提醒:尿常规能有效发现早期问题
张翼提醒,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肾脏问题的关键,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摒弃“不病不检”旧观念,将定期体检定为“铁律”。检查项目不仅限于学校的常规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包含尿常规的体检,其费用低,但能有效发现尿蛋白、潜血等关键问题。这是早期发现肾脏问题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许多病变在血肌酐升高前,尿检就已出现异常。
二是捕捉细微信号,如果孩子出现以下任何迹象,请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长期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切勿简单归咎于“挑食”或“晚长”; 排尿异常,尿中泡沫增多且久不消散(提示蛋白尿)、尿色发红(提示血尿)、夜尿增多;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贫血或酸中毒的表现;肉眼可见的水肿,最早出现在眼睑和颜面部,后期可发展至下肢甚至全身;面色苍白,可能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导致的肾性贫血有关;莫名其妙的恶心、呕吐、食欲极差、皮肤瘙痒,这些可能是毒素蓄积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三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为孩子的肾脏穿上“防护衣”。
合理饮食:控制高盐、高糖、高蛋白饮食,避免给孩子过度“进补”,减轻肾脏负担。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谨慎用药:坚决避免给孩子滥用药物,尤其是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中草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感冒、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免疫反应损伤肾脏。
保证睡眠,适度锻炼: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
责编:李琪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