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 详情
一个坡道,温暖一座城!讲述您身边的无障碍暖心故事
时间:2025-09-22 来源:犇视频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杨昱

我们脚下的坡道、耳边的语音提示、眼前的盲文指引……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是许多人通往世界的桥梁。无障碍环境,不仅关乎设施完善,更丈量着社会的温度与包容。

9月以来,湖南省残联开始在全社会寻找那些打动人心的无障碍典范——或许是一个巧思设计,或许是一次暖心服务。目前,已有不少单位前来报名,也期待征集更多无障碍环境典型案例。

您的分享,将汇聚成光,照亮更多前行的路,推动一个更平等、友善的未来,也为我省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样板。

据介绍,本次征集活动的申报主体应为依法设立的组织,具备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责任感。申报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要求,在湖南省范围内实施,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申报项目应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在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思路和方法,能够为其他地区或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省残联将组织专家学者、残疾人代表、社会公众代表,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将综合考虑项目的创新性、示范性、可复制性、实施效果等因素,评选出一批湖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对评选出的典型案例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残联发布,并颁发荣誉证书。

如果有相关线索,可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2245107966@qq.com(联系人:刘林 18924567427),邮件主题请注明“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申报材料+申报主体名称”。

湖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申报书.docx

征集范围:

(一)精品线路类

1.面向已打造完成的无障碍相关线路。包括但不限于区域内全场景无障碍服务、出行全流程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旅游线路等。

2.能系统性地实现无障碍通行与使用,合理串联多个具备无障碍条件的区域或设施,保证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自主、安全、便利地体验完整线路。

3.具备示范性、创新性与可复制性,能为其他地区无障碍线路的规划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二)改造类

1.面向已改造完成的项目。严格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实现与周边环境的有效衔接,能让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自主安全地通行、使用设施办理相关事项带来便利;

2.改造项目包含了现代化科技元素。

(三)新建类

1.面向已建成项目。无障碍设施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落实并满足无障碍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实现了场地整体区域的无障碍,使特殊群体能够自主安全地通行并使用相关设施;

2.项目应有保证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自主安全通行的无障碍通行流线,并与周边市政道路、建筑出入口、场地主要功能区域、场地各类无障碍设施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低位服务台等;

3.若项目的部分区域可满足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且具备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该区域也可按建筑案例申报;

4.项目建设包含了现代化科技元素。

(四)服务与制度类

1.面向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有效服务的各类主体。面向特殊群体提供的各项便利、优化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首创性,具体行业、领域不限;

2.具有合法、合规、合理性,与群众真实需求契合度高,有成效。

(五)设计类

1.面向无障碍的好设计。包括总体或区域无障碍设计等,规划、设计应充分遵循并满足无障碍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2.无障碍设施设计包含现代化科技元素。

(六)公益案例类

1.面向社会关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公益诉讼、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主题活动、宣传报道等,侧重理念的创新性和社会参与的广泛性;

2.普及无障碍理念,助力特殊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成效显著。

责编:杨昱

一审:杨昱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犇视频

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