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9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陈炜 乔木)全球超22亿人受视力受损或失明困扰,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老年眼病激增,基层眼科“有设备却难诊断”的矛盾凸显——当眼健康挑战层层叠加,人工智能正成为破局关键。
记者今日从爱尔眼科了解到,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上,该集团携手华为正式发布《爱尔眼科AI战略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不仅梳理了AI赋能眼科诊疗的实践成果,更擘画“创建有温度的 AI 智慧医院,重构未来眼健康生态”的蓝图,为全球智慧眼科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眼健康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重点议题。世界卫生组织首份《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全球超22亿人存在视力问题,其中超10亿人因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未及时干预致视力受损;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青光眼患病率持续攀升。
与此同时,公众眼健康管理意识薄弱、眼科诊疗依赖经验、基层医疗能力不足等矛盾突出。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医疗AI列为重点领域,为眼科AI发展注入政策动力,也成为《白皮书》发布的底层逻辑。
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眼科医疗集团,爱尔眼科已搭建“数据-技术-应用-生态”的AI创新闭环。临床端,其自主研发的眼底AI管理系统可识别10 余种眼病,眼表AI小程序支持手机初判眼睑肿物良恶性,相关成果登国际期刊;广域视网膜屈光度测量仪获“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认定,为近视防控提供精准支持。
技术层面,“AierGPT”眼科垂类大模型、联邦协同平台、智能“Agent”生态构成“三驾马车”,分别实现病历质控、跨院数据共享、治疗方案辅助决策,大幅提升诊疗效率。
《白皮书》的核心亮点在于融入“温度”——诊前AI科普数字人普及眼健康知识,诊中AI整合数据辅助精准诊断,诊后智能随访助手提升患者依从性,形成全周期服务闭环。同时,AI将为大众、患者、医护等六大核心对象重构价值,推动眼健康服务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健康”。
责编:李琪
一审:高煜棋
二审:郭文雯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