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龙思言
9月10日,知名主播罗永浩一条“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的微博,将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卷入舆论漩涡。“西贝”“预制菜”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公众热议。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紧急回应,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家门店全面开放后厨参观,并公开“罗永浩菜单”供消费者点选。作为西贝在华中地区的重要市场,长沙门店的情况如何?9月12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长沙西贝门店已全面落实后厨开放政策,但消费者对菜品的争议仍未平息。
起因:罗永浩炮轰预制菜,西贝强硬回应
事件始于9月10日下午,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与同事在北京某西贝门店用餐时,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他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这一言论瞬间点燃舆论场。
面对质疑,西贝通过官方渠道回应,强调门店“100%没有预制菜”,并公布罗永浩一行5人共点15道菜品消费账单(总价830元),称其点选的菜品均为门店现制。9月11日晚,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激动,表示“西贝的每一道菜都有制作标准和工艺”,并宣布自9月12日起开放所有门店后厨,允许消费者在符合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参观任意菜品的制作过程。
长沙实探:后厨开放迎客,部分菜品仍引争议
9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长沙富兴时代广场的西贝门店。正值午餐高峰,明厨操作区的厨师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厨房被划分为炒菜区、烧烤区、面点区等多个功能区域,顾客抬眼便可清晰看到厨师现场炒制、烤制菜品的全过程。身着白色制服的主厨胡先生告诉记者,长沙所有西贝门店均已开放后厨参观,“消费者只需登记健康信息、穿戴防护工具,即可由厨师长带领参观任意一道菜的制作流程。”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黄米凉糕等部分特色面点均由厨师手工现做,蒙古奶酪饼则是现场烤制。随机采访中,部分消费者表达了心中的疑虑。“奶酪饼吃起来像冷冻复热的,没有那种现烤的松软感,39元/份差不多只比成年人的巴掌大一点,性价比不高。”正在用餐的王女士坦言,虽然能看到厨房操作,但部分菜品的口感和价格与预期不符。
记者随后致电长沙万象城店、凯德壹中心店等多家门店,均被告知已开放后厨参观服务。万象城店工作人员表示门店上架了“罗永浩菜单”,包含13道菜品,总价785元。记者发现,该价格较西贝网传推出的价格663元的“罗永浩同款菜单”价格高出122元。工作人员解释称,“门店根据‘罗永浩菜单’的实际情况调整了部分菜品的数量,因此价格和网传定价有所出入。”
关注焦点:并非排斥预制菜,只希望消费得明明白白
值得一提的是,西贝陷入舆论风波的核心在于“预制菜”的定义。根据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给出了预制菜的官方定义,其指的是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中央厨房制作的净菜、半成品不在此列。而西贝的菜品则是采用“中央厨房预处理+门店现制”模式,例如羊排在中央厨房切割成标准形状后冷链配送至门店,最终烤制环节在明厨完成,因此不属于预制菜。
但消费者对此并不完全认同,他们真正在意的是“现做”的仪式感和新鲜度,而非严格的法律定义。
截至9月12日下午17时许发稿,西贝就预制菜争议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信中称,经确认,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针对所涉菜品在门店端的实际制作方式,西贝现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正式向全社会公布。同时,西贝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还将陆续开放原产地、央厨工厂、莜面工厂等西贝产地源头参观,相关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而罗永浩尚未对西贝的回应作出进一步表态,但这场风波已引发深远影响:全国多家门店客流量出现波动。对于长沙市场而言,西贝能否通过后厨开放重建信任,还需时间检验。或许消费者们并非排斥预制菜,而是希望明明白白的消费。
责编:龙思言
一审:龙思言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