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 > 详情
培养“森林医生”,为林业“量身定制”人才
时间:2023-12-17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王天宏

就读期间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全免,毕业还能直接上班……2023年,为了创新基层林业事业单位人才补充机制,湖南首次招收500名林业特岗生,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现如今,开学已三个多月,特岗生的学习生活如何?学校又将如何培养?12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探究竟。

林业特岗生需讲好“绿色故事”

多年来,湖南林业勇于探索,积极作为,在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惠民等方面发挥优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省林业局局长吴剑波介绍,从1982年到2023年,湖南共开展了42年全民义务植树,植树形式持续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成效不断提高。从1993年消灭宜林荒山,到1997年实现全面绿化,再到2022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59.98%、绿满三湘的靓丽图景已经展开。

“但是,为了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一些方面狠下功夫,寻求突破。”吴剑波表示,湖南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就是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基层、对林业是谋长远、思久远、利深远的好事。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特殊的日子:7月25日,吴义强院士、仇怡副书记、尹健副校长一行到家中亲自送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层林业特岗生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现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级林学特岗专业学生张凯回忆着自己被录取为特岗生的那天,作为林业特岗生,他认为林业精神的精髓在于默默奉献,要以塞罕坝精神为榜样,继续讲好绿色故事,扎根林区,服务林业,为湖南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和张凯一样,湖南环境生物职院2023级林业技术特岗班学生张文倩深知自己担负着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她告诉记者,前几天,学校组织他们前往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期末见习活动,让他们初步了解了林业行业发展趋势,林场运营模式,熟悉了基层林业人员工作环境,也让他们深感基层林业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记者了解到,2023年将为基层定向培养林业特岗人员500名。今年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7228人,平均招录比约1∶15,最终招录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层次)338人,录取最高分达601分,招录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层次)162人,录取最高分为521分。

理论+实践,培养林业“全科医生”

“2021年2月,我们对全省林业系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后发现,现在年龄老化严重,同时林业单位进人难,留人也难,因此,我们申请2023年9月份开始进行特岗生招录。”在省林业局人事教育处处长陈红长看来,现下林业基层的人才队伍总量和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同时整体素质仍待加强,学林专业的人数并不多,为此,需要各校和各单位一起深化育人理念,明确育人目标,完善林业正常培养工作体制,完善专业设置以及招录流程。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介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当前,学校正积极筹划与相关企业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共同搭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共享平台,通过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有效衔接“院校小课堂”与“乡村振兴大课堂”。同时,学校还将建立“岗位调研—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逐次递进的实习计划,让同学们充分利用寒暑假到对应单位开展工作,保障毕业就能投入到岗位中去;同时,增加双师型课程,聘请林业管理和技术骨干担任任课教师,核心专业课程均实行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联合上课,毕业论文课题由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提高课程在林业关键领域的针对性,最终实现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而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将特岗生单独编班教学,根据定向培养目标和方向设置课程。据悉,学校在专业课上不仅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程外,还设置了专业综合实践课,其中包含了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使学生掌握和具备课程标准要求和各项岗位技能和基本素质。

“希望培养学校能和定向单位进行沟通交流,联合办学,利用林场等资源建立实习基地,为基层培养更多优秀的基层林业专业人才。”陈红长说。

责编:陈舒仪

一审:杨斯涵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