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 详情
湖南将从省级层面支持邵东创建全国县级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
时间:2023-12-11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12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潘显璇)有着“民营经济之都”之称的邵东,孕育了遍布全球的百万邵商。邵商们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历程,也造就了这样一支传奇队伍,名声赫赫。鼓励发展“邵东总部+国外生产基地”新模式,支持邵东创建全国“县级总部”,湖南将有何举措?近日,湖南省商务厅就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国军代表提出的《关于创建邵东全国县级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的建议》进行了回复。省商务厅表示,将会同各省直部门支持邵东制定实施《邵东全国县级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建设规划》,并结合我省实际和各省直部门规划,列入全省“十四五”相关重点建设任务体系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位于邵东市的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打火机生产车间。摄影 通讯员 赵宇峰)

适时成立全省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发展总部经济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路径。为鼓励和引导发展总部经济,湖南于2023年出台了《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真金白银引导“三类500强”和湘商上市企业来我省设立集团总部、中国区总部、功能性总部,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根据规定,对湘商上市企业集团总部整体回迁的,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湘商上市企业功能性总部回迁,并有税收贡献的,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

同时,湖南省商务厅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对浙江、江苏等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并适时成立全省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机构,细化各层级各类型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发展的总体要求、认定标准和流程、组织保障等政策措施。

(位于邵东市的一家箱包生产企业。  摄影 通讯员 赵宇峰)

适时推进邵东与东盟城市结成友城关系

创建邵东全国县级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制度创新是重中之重。在答复中,省商务厅表示将从强化建设规划引领、开展自贸区协同联动、推进中老双园区建设、做好建设用地保障四个方面给予支持。

省商务厅将会同各省直部门,支持邵东制定实施《邵东全国县级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建设规划》,并结合我省实际和各省直部门规划,列入全省“十四五”相关重点建设任务体系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鼓励邵东依托邵东经开区等具备联动发展基础条件的经济功能区,结合实际需求自主对接自贸相关片区(区块),在复制推广改革经验、协同开展制度创新、加强重点产业融合、构建招商合作机制等领域开展合作,构建自贸区“同质化”营商环境,为创建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解决开放发展方面存在的政策瓶颈和发展障碍。

指导邵东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充分发挥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锐科机器人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大力培育“小巨人”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同时加大企业入规入园集聚发展力度,积极支持邵东申报和建设中老(邵东)中小企业合作区、中老(邵东)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园区,鼓励邵商在泰国和老挝分别设立境外产业园区。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适时推进邵东与老挝等东盟国家有关城市结成友城关系。

指导邵东制定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合理保障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支持采取“标准地”“弹性地”“周转地”等新型供地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快建设周期,实现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和城市更新、盘活现有楼宇资产、用地二次开发等一体化融合建设发展。

鼓励发展“邵东总部+国外生产基地”新模式

在支持邵东重点基础设施方面,省商务厅表示,将结合省发改、工信、财政、税务、教育等部门职能,推动邵东廉桥专业化市场提质升级;支持邵东机场申报改扩建军民两用机场;支持邵东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基地和产地型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建设;推动邵东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通关便利化;推进邵东市职业中专学校、创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达标工作和专业群建设,推进省楚怡优质中职学校建设计划,打造区域中职样板;优先支持邵东设立援外培训机构。

在支持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省商务厅支持邵东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发挥境外商会和海外邵商的纽带作用,谋划全球战略布局,以东盟、拉美、非洲地区为重点,鼓励发展“邵东总部+国外生产基地”新模式,积极推动邵东重点企业赴外设立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实现优势产能走出去。

创建先行区邵东有底气

记者了解到,2022年12月以来,长沙理工大学智库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毅及其团队,参与了邵阳市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的调研、研讨和设计工作,之后递交了《邵东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发展调研报告》,所提相关建议被邵阳市委市政府采纳,最终形成了《关于创建邵东全国县级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的建议》,成为邵阳市2023年重点工作之一。

在卢毅教授看来,创建全国县级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邵东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邵东经济总量连续三年挺进全国百强,居中部百强第28位、省内县市第5位。另一方面,邵东以打火机、皮具箱包、包装印刷、服装鞋业、中药材等为代表的五大支柱产业,产品主要外销,年产值突破200亿元。此外,邵东以“民营经济之都”“商贸之城”“商贸基地”著称,80万邵商走南闯北、经商办企业,其中老挝邵商就有8万人,境外商会也十分发达,邵商在老挝、泰国、墨西哥等均建立了湖南商会,成为组织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不过,卢毅教授也指出,邵东发展亟须突破三大瓶颈。第一,邵东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人口密度和GDP密度较高,工业发展用地紧张;第二,高学历人才、产业科技人才不足,并且引进和留住难度大;第三,缺乏交通区位优势。“目前邵东人多地少要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创建总部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闯出一条内陆自然条件有限县市也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责编:吴岱霞

一审:潘显璇

二审:朱蓉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