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
奶茶里加酱油、咖啡里添醋……近日,喜茶一款添加酱油的奶茶在社交平台刷屏。实际上调料入饮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已形成一波跨界风潮。10月9日,记者了解到,长沙多家精品咖啡店也曾上新过辣椒拿铁、山胡椒美式等饮品。
当酱油、醋等厨房调料跨界进入茶饮与咖啡界,这种颠覆传统味觉认知的搭配,一边掀起消费者的猎奇打卡潮,一边引发了行业对“创新边界”的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茶饮咖啡品牌在这一新赛道,主要是将调料当作风味标签引流,若要留住长期顾客,还需平衡风味本身。
调料入饮,有人猎奇有人拒绝复购
10月9日,喜茶(泊富ICITY门店)外,几位顾客正驻足查看立牌上的“酱香白脱碎银子”新品,现场不少顾客都下单了这款产品。据店员介绍,这款饮品的亮点是将云南甜酱油融入普洱与黄油牛乳的基底中。“云顶里添加的酱油是甜酱油,只有一点点咸味儿,可能有点奇怪,但是有顾客就是喜欢这个味道。”喜茶员工说。美团平台显示,这款饮品的团购上新一周左右,目前已卖出1.2万份。
一位顾客正在打卡酱油奶茶。仝若楠摄
一位消费者拿起饮品拍照打卡。她表示,调料加入茶饮后丰富了口感,“抱着猎奇的心态尝尝,不搅匀直接入口先是尝到酱香的。”还有网友形容最上层的奶盖加了调料之后像拌饭和意面上的酱,“感觉酱油是提鲜的,能喝出淡淡的鲜甜味,整体比较醇厚。”
咖啡领域的创新也较为“大胆”,肯悦咖啡于今年初秋推出山西陈醋气泡美式。10月9日,在肯悦咖啡(凤凰海店)一位顾客称自己是第一次尝试这款饮品,“味道还算友好,里面有苹果汁喝起来更像是苹果醋,喝到后面酸、香、甜、苦的味道都有”。
业内:平衡风味才能跳出“流量依赖”怪圈
在长沙,酱油、香醋、山胡椒油和干辣椒等调料早已悄悄成为部分独立咖啡馆的“隐藏配料”,还有咖啡店大胆推出槟榔、臭豆腐等特调饮品。这些看似突破常规的“黑暗料理”,如今已成为不少茶饮店铺制造话题、吸引客源的巧妙手段。
对于这类“怪味”饮品,市场反馈呈现明显两极,也有消费者称是“为猎奇而猎奇”的创新异化,“尝鲜一次就够,不会复购”。长沙市民方女士坦言,有些咖啡店的饮品在添加猎奇风味后沦为限定款,热度退去后便悄然下架。
有业内人士指出,年轻人对味觉反差的追求是核心驱动力,陈醋、酱油等调料,既自带差异化标签,又能通过味觉冲击制造话题,恰好契合“用新鲜感换流量”的营销需求。“这种创新实则是成本可控的策略选择,调料添加量较少,主要作为风味标签存在,却能撬动海量曝光。”
从香菜冰淇淋到折耳根奶茶,再到如今的调料饮品,茶饮和甜品行业正不断在创新风味。“那些能长期留存的产品,往往完成了从猎奇到适口的转化,找到风味平衡的密码。”该业内人士说。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于消费者而言,味觉冒险的新鲜感终将消退,美味与健康仍是核心需求。当调料入饮的热潮散去,真正能留下来的创新不是简单的食材拼接,而是基于用户需求探索新品,唯有将风味平衡与品牌调性真正融合,才能跳出“流量依赖”的怪圈,避免调味料沦为风味饮品的“噱头”。
责编:仝若楠
一审:仝若楠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