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0月5日讯(通讯员 黄丹红 刘润莲)金秋迎双节,巧手寄浓情。9月30日下午,湖南文理学院第五食堂一楼大厅变身“传统美食工坊”,该校教育科学学院150余名学前教育专业师生齐聚于此,在食堂面点师傅的现场指导下学习制作月饼,以“实践课堂”的形式共迎中秋、国庆双节,在手工创作中传承传统文化。
活动现场,师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在餐桌旁。食堂工作人员提前备好饼皮、馅料及雕花月饼模具等制作原料与工具,整齐摆放的专业器材瞬间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大家纷纷戴上手套,摩拳擦掌准备体验。
“左手托饼皮,右手取馅料,记住饼皮要中间厚、边缘薄,这样包馅时才不容易破。”面点师傅魏师傅站在餐桌旁,一边讲解技巧,一边现场示范:压平饼皮、包裹馅料、旋转收口、放入模具定型,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片刻间,一个纹路清晰的月饼便完成制作。
观摩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动手实践。初期,不少同学因手法生疏遭遇“小插曲”,“我的月饼露馅了!”“这个月饼形状怎么歪了?”现场不时传来略带懊恼又充满趣味的呼喊。在师傅们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的手法逐渐熟练,当一个个成型的月饼从模具中取出时,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做出香甜的月饼,不仅学会了一项新技能,更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特别有意义。”该校教科院23级何同学分享道。
活动策划人郭军老师介绍,此次月饼制作活动并非单纯节日庆祝,更是《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的实践教学。“我们希望通过亲手制作月饼,让学生们理解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未来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体验与实践。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传承,这正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此次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夯实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学校通过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将专业课程、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有机融合,实现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协同推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师奠定基础。
责编:沈可心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