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长城汽车创立35周年。日前,“长城长 · 35周年开放日”活动在位于河北保定的中国长城总部举行,小编也荣幸受邀,对这家见证并深度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标杆企业进行了全程走访。35年来,长城汽车始终以“坚守热爱、深耕技术”为初心,锚定底层技术突破,在能源与智能化领域构建全产业链自主布局,从全自动化工厂破局制造壁垒,到超百亿研发筑牢“技术生命线”,推动中国汽车技术从“引进来”迈向“走出去”。通过为期两天对长城汽车工厂、安全实验室、试车场等多个场景的全程体验,也让我们对这一个“不一样的长城汽车”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深耕技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在徐水的“无人区”工厂,来自全国的媒体参观了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其中冲压生产线是国内技术领先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匹配高效的自动式换模系统,提升了生产效率及机器设备安全系数,符合现如今国际性大中型成套冲压机械设备的生产水准,速度可高达每分钟 12 件。到焊装车间由634台机器人完成白车身的焊接、周转、搬运、涂胶及在线检测作业,可以实现长城汽车在售车型摩卡、拿铁、三代 H6、H6s 四款车型的柔性化共线生产。据介绍,自 2015 年建成投产至今,重大安全事故为“0”,达到自主汽车行业内领先水平,可以媲美世界级造车工场。到涂装车间采用的全封闭式恒温无尘车间,其烘干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 DURR(杜尔) 系统,使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氧化分解,实现百分百废气排放,到最后总装车间依托智能化检测设备+信息化平台实现自动抓取车辆生产数据和检测数据,实现“全过程数据”管理,生成“一车一档”,通过一车一档系统实现质量问题、零部件信息、螺栓拧紧、车辆系统刷写数据、油液加注数据全过程管理,保证车辆无质量问题。
在传统四大工艺之外,长城汽车从2003年就开始自建的试验室、试车场,也让体验过后的媒体同行赞叹不已。为了构建起硬件最全、全球领先的试验体系,其累计投入已近百亿。可以说,扎实的技术储备是长城汽车最硬的底牌。经历了几十年的“市场换技术”,合资品牌没有换来的技术,却在长城汽车这么一个自主品牌开花结果,也是让媒体同行们唏嘘不已。
“产业链为王”——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
产业链也同样是长城的底牌。据介绍,长城汽车打造的森林生态体系,成为中国唯一、世界唯二的,实现在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汽车企业。长城汽车更推动零部件公司走向市场,实现对国际一线车企的批量供货。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长城汽车独占三席。长城汽车全球标杆生产基地,全自动化造车流程,突破造车科技壁垒。在长城汽车“产业链”底牌的支持下,融合极致越野性能与智能驾驶的坦克500智驾版与行业级高山7系重磅登场,也为近些年来长城汽车的品牌出海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长城汽车从单一出口转向“研产销服”全生态出海,形成全动力、全品类、全档次布局,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海外累计销量超200万辆。长城汽车带动蜂巢汽车、诺博汽车等供应链企业走向国际,打造“中国汽车舰队”,为逆全球化下的中国制造提供突围样本。长城汽车多款热销车型受巴西总统卢拉高度评价,巴西工厂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生态出海模式得到验证并广泛认可。长城汽车更推动魏牌新能源和坦克SUV旗下车型走向全球,在“走出去”的同时“走上去”,从“品牌出海”逐步走向“生态出海”。
“安全即底线”——以硬核安全科技和严苛品控,打造值得信赖的出行守护
为期两天的体验中,对长城汽车碰撞实验室的体验无疑是媒体点赞最为集中的环节。数万平米的碰撞区域、数十台用于碰撞的新车、专属的新能源汽车碰撞区域,都让人耳目一新。长城汽车以“安全即底线”为核心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可信的的高品质产品。工作人员介绍,长城在研发中历经各自高强度的碰撞测试,又标配各种安全配置,诠释“安全不分价位”,出厂就是最佳状态,可谓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足了功夫。我们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用户对长城汽车安全方面的消极评价极少,让“无槽点”成为安全口碑的常态,将“看不见的品质”变得可视化,传递安全口碑,塑造“家庭出行首选”的消费认知。
自1990年起,历经数个经济周期和多次市场变革,从一家仅有60余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8.2万名员工,年销量超百万辆的大型车企——长城汽车用自身产品与体系的崛起有力的宣告: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告别了“模仿与跟随”,进入了以原创性、体系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站在35周年的新起点,我们也见证了长城汽车技术自主的硬核实力、产业链整合的责任担当与对用户、员工关怀的温度坚守,有理由相信:长城汽车的这一句“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制造”,绝不会是一句空话。
责编:周洋
一审:马晴
二审:何尚武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