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熊韵婧
7月20日,长沙潮玩店X11内,几个年轻女孩正站在货架前为她们的莉娜熊玩偶挑选“娃衣”,“马甲、短裤、拖鞋、眼罩”30厘米尺寸的四件套价格110元。
不少“养娃”人士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给Labubu等搪胶玩偶穿新中式、漂亮簪花、少数民族服装等颇具特色“娃衣”的安利帖,单条点赞破万,同款店铺的月销售额也破10万。年轻人喜欢“养娃”背后,撬动“娃衣经济”。
Labubu爆火,“娃衣”市场再掀热潮
7月20日,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Labubu娃衣”时发现,词条在平台热搜上热度达503.5万,相关店铺上千家,单套价格从10元到160元不等,部分明星同款手作“娃衣”单套价格达300元至600元,例如泡泡甜芯娃衣铺售卖的权志龙拉布布藏青西装娃衣售价374.4元,店铺工作人员回应:“店内都是高品质的手工定制娃衣,用料比普通工厂款更好,所以价格偏贵。”
除衣服外,还有不少商家售卖蝴蝶结、生日帽、眼镜框、防尘雨衣等配饰,单件价格在3元至20元之间,也颇受欢迎。“素欣娃衣铺子”售卖3.2元一件的“20厘米棉花娃娃配饰装扮娃用Labubu眼镜”,单件销售量破4万。消费者留言评论“我的娃戴着超可爱,马上回购”“价格低但质量不差”“娃娃加配饰简直萌物组合”……
此外,不少明星、博主也加入晒“娃衣”大军中。热潮从线上席卷到线下,不少娃友晒出带穿着“娃衣”的Labubu逛街的帖子,颇受关注,仅小红书“Labubu娃衣”相关笔记已超13万篇。博主PINKY STORE在小红书上发布的100件Labubu娃衣系列视频,获10.2万点赞。
销售爆火,情感价值驱动消费者买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型“娃衣”店铺总销售额上千万,生意较好的个人手作店铺月销售额也能轻松破万。例如铭创优趣店铺售卖的Labubu一二三代“蟑螂”“炸虾”造型服装售价18.8元,销售量达6.1万件,单链接销售额便达114.68万元。
在广州个人创业售卖针织Labubu娃衣的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Labubu爆火期间,她抓住风口和家人每天钩织30件毛线娃衣在平台售卖,售价36元至40元,每个月大概能卖出400至500件,销售额上万元没问题。
不少消费者表示“比我自己穿得好看都开心”“别人有的我家娃也要有”,但也有网友提出“玩偶穿的衣服不应该比人的还贵”。购买了超30套玩偶“娃衣”的尹女士表示:“就像小时候芭比娃娃换装,现在给大娃买衣服也能满足我的情绪价值。”
存在隐患,提及知名IP可能侵权
“娃衣”市场爆火,不少人加入售卖队伍中。记者发现,许多商家在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卖Labubu“娃衣”被举报封店的图片,并表示申诉、改变标题和图片都没用。记者就相关问题询问泡泡玛特官方后,工作人员回应称“泡泡玛特有娃衣售卖,其他合作请看官网信息”随后记者搜索发现,泡泡玛特官方售卖多种娃衣套装,价格在69元每套,而官方并未授权任何其他品牌制作娃衣。
对此,湖南省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律师团成员、长沙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鹏律师表示,“娃衣”是否侵权存在争议,部分行为可能存在侵权风险。售卖时使用近似标识,如“Labubu娃衣”“拉布布同款”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有明显商标侵权风险。泡泡玛特已注册“LABUBU”“POP MART”等商标,在商品标题、描述、标签中使用“Labubu专用”“正版适配”等字样,可能构成商标性使用。此外,这一商业行为还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风险。例如在宣传中明示、暗示与Labubu官方关联(如“Labubu原厂设计”“正版授权”),使用Labubu玩偶形象拍摄娃衣宣传照等。
责编:熊韵婧
一审:熊韵婧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