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5月14日讯(通讯员 李芳 李亮亮 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5月13日,正值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召开首届通服工匠班总结会暨2026届通服工匠班启动仪式。会议全面总结首届工匠班培养成果,并部署新一届学员选拔与培养计划,为通信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按下“加速键”。
校企协同育人才
首届学员交出亮眼“成绩单”
作为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与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首届通服工匠班以“1+2+2+6”分段培养模式为核心,通过校企双导师制、项目化教学等创新举措,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数据显示,118名学员全员考取低压电工证、高处作业证等职业资格证书,87.09%的学员对实习岗位表示满意。
针对培养过程中暴露的“00后学员吃苦耐劳精神不足”“企业导师带教效率待提升”等问题,学校与企业协同施策,推出四大优化举措:将心理素质评估纳入选拔标准,建立心理健康全程跟踪机制;增设职业素养课程,强化抗压能力与责任意识;实施“双导师”动态考核,定期评估企业导师带教成效;完善学员能力画像系统,实现岗位适配精准匹配。
优秀学员将享职业晋升快车道,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李岱松透露,企业已与西安邮电大学达成合作,为学员开设专升本学历提升通道,并制定专项晋升标准,打通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
瞄准前沿技术
打造“校中厂、厂中校”新模式
2026届通服工匠班计划从2023级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选拔120名学员,培养方案将聚焦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于2025年7月完成班级组建。湖南省康普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届课程将强化人工智能方向实训;中通服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则引入真实项目案例,以实战锤炼学员技术应用能力。
“工匠培养需立足行业未来十年发展。”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张才江说,通服工匠班将推动企业资源、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三向转化”,对接国家级产教融合项目,打造通信职教标杆品牌。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谢圣国介绍,学校将重点推进三项改革:组建校企联合课程开发团队,将企业最新技术标准转化为教学项目;共建“5G+AI”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现场无缝对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技术教学与行业前沿同步。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校企协同精准育人的模式,正为通信行业锻造一支技术过硬、适应未来的“生力军”。
责编:刘镇东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