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 > 详情
小课堂大思政,湖南女子学院构建育人新格局
时间:2025-04-05
分享到

湖南日报通讯员 赖胜兰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过校内外协同、大中小学一体、理论与实践交融、美育与思政共育,构建一条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创新之路……4月4日,湖南女子学院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正在进行。

在庄严肃穆的杨开慧烈士陵园,学校党委书记段美娟、校长何旭娟带领师生代表50余人,陪同毛泽东嫡孙毛新宇及家人一起,向革命烈士杨开慧、毛岸青、邵华、毛岸英敬献鲜花并鞠躬默哀,深切缅怀烈士功绩,虔诚祭奠不朽英魂。

杨开慧纪念馆作为湖南女子学院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实地学习调研活动,深入发掘红色湘女文化资源,师生们在不断地学习、聆听、观摩和感悟中,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领悟党的革命胜利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意义,让“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实现有效融合。

下午3时,在湖南女子学院求实楼,“传承红色基因,共育时代新人——‘骄杨剧场’揭牌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签约仪式”活动举行。随着红绸徐徐落下,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的“骄杨剧场”鎏金牌匾展露真容。

据悉,“骄杨剧场”集思政教育、艺术展演、文化传播于一体,取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骄杨”一词,旨在充分发挥红色湘女文化资源育人功能,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空间,让革命精神可触可感。现场,毛新宇深情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勉励新时代青年学生铭记历史,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段美娟说:“上午我们在杨开慧烈士纪念碑前庄严祭扫,用白菊寄托哀思;此刻我们以艺术升华信仰,用实践传承精神。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深感——红色教育既要‘青松挺立’的庄严肃穆,也要‘红梅绽放’的艺术感染。” 她希望同学们当好红色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希望广大教职工弘扬教育家精神,善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让“大思政课”有厚度更有温度。

现场进行了原创舞台剧《骄杨恋歌》2025年首轮展演。据悉,该剧创新融合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元素,以杨开慧“寄不出去的书信”为脉络,通过“忠贞爱情”“舐犊亲情”“家国豪情”三重叙事,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

同时,为推动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湖南女子学院与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东山学校、韶山学校、开慧中学、清水塘小学签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旨在探索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与融合,重点围绕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师资队伍协同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下一步,签约六校将以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为重点,充分彰显各校优势,强化红色文化育人,着力在推进师资共育、课程共创、资源共享上下功夫,积极探索跨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实现“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建设一批课程资源、培育一批优秀师资、孵化一批品牌活动、产出一批标志成果”“五个一”目标,为打造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湖南样板”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