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 > 详情
“两年时间,我从涉外走到了美国名校”!听听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子的故事
时间:2025-03-26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湖南日报通讯员 刘倩

在校期间,成绩斐然,先后斩获国家奖学金、湖南省优秀毕业生奖、“芙蓉学子”和“涉外杰出青年”称号;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担任长沙新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江苏科里特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及国际贸易部经理,同时也是中国翻译协会学生会员……他就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顾海昊,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两年时光里,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才华,成功获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从涉外到美国名校的华丽转身。

回顾这段充满挑战的历程,其中有等待时的焦虑、被拒后的苦涩,还有自我怀疑的煎熬,但这些最终都化作了他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顾海昊想对那些因学历而自卑的同学们说:起点并不能决定终点,只要怀揣梦想、奋勇前行,就没有跨越不了的障碍,定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学在涉外:消融身份的坚冰

因为自己是“专升本”的学生,2023年9月,顾海昊带着忐忑走进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可是在入学教育课上,学院的系主任认真倾听他的想法,并为他详细规划了未来的学习路径,甚至推荐他参加专业比赛。那一刻,他的紧张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认可的踏实感。

在后期的备赛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周念也从未因他的身份而有丝毫偏见,团队里的小伙伴们也全心投入,从想法到实践,他们一次次打磨,挑战自己,突破极限。他逐渐意识到,在这里,努力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它们远比出身更能决定自己的方向。

语言的力量,不只是用来表达,更是一种连接世界的方式。学校的“写作与口才训练工程”给了顾海昊无数次站上舞台的机会,在学院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顾海昊积极参与,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外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这些活动让他成为那个敢于开口、善于表达的自己,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辅导员薛勇老师也一直鼓励他去尝试,每一次比赛、每一次挑战,都是向前迈进的台阶。

2023年12月,顾海昊带着创业项目走进中国青年报社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科技创新微创营,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2024年10月,他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中,用流利的答辩赢得了全国一等奖。2024年11月,他有幸参与商务部主办的援汤加体育技术援助项目,担任交替传译员和项目翻译,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搭建沟通的桥梁。

而那些赛场之外的成长,往往藏在最细微的瞬间。一次地铁上的偶遇,让他和外籍教授Lauri成为了朋友。语言的力量,就在这些不经意的交流里,让顾海昊看到了世界的更多可能。

魅力涉外:从校园到更大的世界

顾海昊一直相信,真正的学习不仅仅在教室里,更在真实的社会中。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他作为翻译志愿者,陪同萨摩亚代表团走访长沙的企业,他深刻体会到语言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在政协湖南省十三届二次会议中,他作为秘书组志愿者,负责分发会议材料,那是顾海昊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公共事务,第一次真正理解“管理”二字背后的意义。这一切经历,让他对公共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顾海昊开始思考,未来的自己,究竟可以走多远?

“我想去更远的地方,想用自己的能力和经历,探索更大的世界。”作为专业第一的他,鼓起勇气,开始申请美国研究生。

整个过程中,学校和外语学院都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暑假期间,顾海昊需要认证成绩单,但学校已经放假了。辅导员告诉他,学院有值班老师会处理,第二天,盖好公章的成绩单就出现在他的手机里。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而这份来自学校的支持,成为了他前行路上的底气。

今年,他陆续收到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他将继续在求学的路途中努力前进。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