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椰汁"丰胸神器"广告辣眼,工商局介入调查
时间:2019-02-13 来源:三湘都市报

在你的人生中,可能喝过无数种饮料,但其中绝大部分再也买不到了。


可有一种饮料,30年都没变过包装风格,你还永远不怕买不到!它就是椰树牌椰汁。不过,“出道”30年平淡无奇,一朝却因广告蹿红。


近日,有媒体爆出,椰树椰汁更换2019年新包装,依旧延续以往“大胸美女”风格,文案将产品定性为“丰胸神器”,称“每天一杯,白嫩丰满”,网友也吐槽椰树椰汁新包装广告低俗,直呼“辣眼睛”,质疑其虚假宣传。当地工商局回应称正在调查中。2月13日,椰树集团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回应从未宣传过有丰胸效果。代言模特徐冬冬11日也在微博上回应称自己言论无误。







2月11日,代言模特徐冬冬曾微博回应称自己言论无误,但该微博随后被删除。


据媒体“时间视频”1月12日报道,当地工商局称情况属实,正在调查中。


01

椰汁能丰胸?


近年来,椰树以“从小喝到大”的丰胸功效作为椰汁产品的宣传点。



难道它真能不开刀、不填充,完成万千女性的丰胸梦?


先来看看椰树集团怎么介绍椰汁功效的。


椰树集团曾在官网发文称,椰子汁是将椰子肉榨汁而成的天然饮品,其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持女性青春活力,丰富的锌可促进少女发育。此外,还引用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称,椰树椰汁含有的维生素A、B族、C、E和β—胡萝卜素,具有抗肌肤老化、增强抵抗力等功效。


文章中只提到了“促进少女发育”,并没有“丰胸”相关的字眼。


椰树牌椰汁的成分是这样的↓↓↓↓↓



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表示,这些成分真的没有任何丰胸作用。


真要想靠它来丰胸,唯一的可能是:每天吨吨吨地喝上好几瓶,体重上来了,胸自然也就变大了。



只是手上的拜拜肉、肚子上的游泳圈、大腿上的脂肪,也会跟随而来。


对椰汁丰胸的观点,多位营养学家此前已否认这种说法。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蒋卓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椰汁并非保健品,没有功能之谈。



这些年椰树牌椰汁的美女元素宣传是取得了正面效果,还是让椰树牌椰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更差,大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椰树集团工作人员13日回应称,公司从未宣传过有丰胸效果,都是网友找茬,“从小喝到大”这句话是代言模特徐冬冬本人说的,想表达的意思是从小时候开始喝椰树椰汁,不是说她的胸从小喝到大。椰树还称,与徐冬冬2010年就有合作。广告都是公司自己的创意。


《海南日报》版面截图


徐冬冬提出“从小喝到大”的广告词究竟为何意?


上游新闻检索发现,《海南日报》曾于2018年2月15日8版刊发文章《为什么徐冬冬喜欢喝椰树牌椰汁,从小喝到大》解释到,“为什么徐冬冬喜欢喝椰树牌椰汁,从小喝到大?因为椰树牌椰汁坚持30年用新鲜椰肉鲜榨,不用椰浆加香精当生榨骗人。其实,不只是徐冬冬喜欢喝椰树牌椰汁,从小喝到大。全国各地有许多人都喜欢喝椰树牌椰汁,从小喝到大。”


近两年,凭借画风清奇的广告包装,尺度大胆的宣传文案,衣着暴露的代言人,椰树椰汁多次登上热搜榜,其在网络上掀起热议的同时也招致大量质疑。


椰树集团官网资料显示,椰树集团前身为1956年建立的国营海口罐头厂,1981至1985年期间连续亏损,濒临破产。自1986年,“椰树”在创始人王光兴的带领下,推行“破三铁”等四项超前改革,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天然植物蛋白饮料生产企业。


公开报道显示,椰树集团因广告低俗而多次被质疑。早在八年前其就因恶俗广告遭到批评。


据报道,2009年前后,椰树集团旗下多款产品的广告,如“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牌石榴汁”、“怕不行,喝椰树牌石榴汁”、“木瓜饱满我丰满”等广告词,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议。有消费者呼吁应当将椰树广告归进扫黄打非范畴,不过也有人认为椰树产品消费者群体为成年男性,其宣传语无可厚非。


按照新《广告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发布“淫秽、色情”等禁止情形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02

曾因广告低俗遭批


实际上,身为“国宴饮料”的椰树集团不止一次出现普遭质疑的低俗广告。


2009年前后,椰树集团旗下多款产品的广告,如“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牌石榴汁”、“怕不行,喝椰树牌石榴汁”、“木瓜饱满我丰满”等广告词,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议。有消费者呼吁应当将椰树广告归进扫黄打非范畴,不过也有人认为椰树产品消费者群体为成年男性,其宣传语无可厚非。


在海南最大的媒体南海网上,至今仍保留着关于椰树低俗广告争议的页面。在一则海南低俗广告的调查中显示,海南“最臭广告”一项中,椰树石榴汁票数最高,占41.4%。而在“你对海南的低俗广告有何感受”一项中,选择反感的占了83.1%。



另外,椰树集团的广告不仅遭到公众舆论一边倒的批评,还接连受到了地方工商部门的处罚。


2008年,椰树集团因为广告涉嫌欺骗性有奖销售,被列入当年吉林省工商局的“2008年打假维权典型案例”之中。


吉林市工商局龙潭分局认定,“椰汁公司”通过误导宣传隐瞒其有奖销售活动的真正起始日期,违反了《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罚款2万元。


2009年6月,对于海口市公交车上的“老婆喜欢老公喝椰树牌石榴汁”椰树石榴汁广告,当地工商部门认定其为违规发布,责令立即停止发布并处以1000元的罚款。



2016年椰树集团推出了一款饮料的新包装:胸模瓶。之后,在椰树集团接受《海南日报》采访时回应称,胸模瓶是展示女性美。胸模瓶矿泉水一投放市场就遭受异议。显然是竞争对手看到该产品受消费者欢迎而产生嫉妒,进行无理的投诉、恶意的攻击。


之前,曾有电视台播放的椰树牌椰汁广告画面中,一身穿比基尼的外国女子边摇晃着双乳边喊出“白嫩丰满,要喝椰树牌椰汁”的广告语,红极一时。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刘东超表示,一个社会有基本的道德标准和文明尺度,维持社会基本秩序和社会发展和生活常态,如果破坏这个标准,毫无疑问会对社会造成危机,青少年影响会更大,一些企业打情色擦边球,仍然会产生一些影响,工商管理部门应该予以处罚。大众媒体广告的载体部门也应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尽到社会责任。


03

“国宴饮料”面临危机


在植物蛋白质饮料市场,椰树椰汁一直是佼佼者。但对手不停歇地轮番发起攻击,让椰树集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既有伊利、蒙牛等企业的跨界入局,又有后起之秀特种兵、欢乐家等品牌抢夺市场。2016年,椰树集团产值为40.21亿元,这跟2014年的44.5亿元比起来,已经下滑了4.3亿元。


改革创新曾经解救了椰果,如今它正在慢慢“失去初心”。这些年,椰树集团几乎没有推出新产品,只是依靠椰汁和矿泉水两大核心产品去“战斗”,在各渠道的投入力度也大大减弱,销量自然也随之下滑。

1956年成立的椰树集团在经历了濒临破产、改革的风雨之后,于1989年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1994年椰树在全国饮料企业中销量排名第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椰树集团年产值显示为44.56亿元;2014年为44.5亿元;2015年为42.91亿元,2016年为40.21亿元。连续4年,椰树集团的产值持续下降。


对此,朱丹蓬表示,虽然椰汁和矿泉水是比较红火的品类,处于稳定上升状态,但椰树集团在营销体系、产品品牌遇到了老化现象,虽然品类市场在增长,但是椰树集团没有抓住这个红利,反而是在下滑。

“面对萎缩和品牌老化,想出博眼球,低俗化的营销方式,这是很失败的一个做法,这和它作为国宴饮料的地位不匹配。”朱丹蓬表示,椰树牌椰汁的品牌宣传与国宴饮料形象不符,椰树集团已经把这场广告营销演变成企业的品牌危机。


朱丹蓬进一步表示,椰树集团作为行业老大,如果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应该在产品和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创新,对于营销低俗化的问题应有勇气站出来道歉,然后去做正能量的营销广告,引领这个行业向好的方面发展。


04

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放缓


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植物蛋白饮料也备受青睐。2010年以来,中国植物蛋白饮料经历了五年的整体市场稳步、高速发展。有数据显示,销售额和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4.4%和21.3%。


面对连续高速发展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植物蛋白饮料领域。然而自2016年开始,植物蛋白饮料正在告别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包括银鹭、椰树、露露等代表性的企业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或增速放缓。



有业内分析认为,当前国内饮料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依靠价格竞争抢夺市场。因此,饮料行业要走出低谷,恢复增长,必须要靠“创新发展”。


面对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历经多年发展和积累,几大占据了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国产植物蛋白饮料品牌纷纷采取措施。


岂能让“能丰胸”的椰树椰汁招摇过市?


张立


“出道”30年平淡无奇,一朝却因广告蹿红,它就是“椰树牌椰汁”。“每天一杯椰树牌椰汁,曲线动人,白嫩丰满”,听到这句广告语,不少人已经浮想联翩了。除了包装外,椰树椰汁电视广告的尺度也十分大胆,视频画面显示,几名穿着清凉暴露的丰满女性手举椰树牌椰汁,在沙滩上嬉笑奔跑,让网友直呼“辣眼睛”。曾有食品营养专家指出,椰树椰汁作为普通食品却宣传丰胸功能,涉嫌违规。(2月13日 澎湃新闻)


椰树牌椰汁本是普通饮料,却在广告中宣传暗示具有“丰胸功能”,引起不少观众反感和质疑。椰树牌椰汁恐怕要“摊上大事”了。出道30年的椰树椰汁,好歹在市场上有着一定的美誉度,却如此沉迷于打擦边球谋求更大利益,其广告擦边球被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商品做广告吸引潜在市场,提升商品市场美誉度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宣传产品中不具备的功能和作用,这就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其广告也就是假广告了。一旦被定性为假广告,即便椰树牌椰汁真的纯自然,也会被殃及池鱼。


然而,椰树牌椰汁广告打擦边球似乎乐此不疲。早在8年前,椰树牌椰汁广告就曾被工商部门查处,其厂家相关包装也沉迷于“污”宣传中的不知迷途而返。一边是大赚市场利益,一边又不经意间“污染”着公众的视线,“能丰胸”的椰树牌椰汁,实在有违企业应有的社会担当,在涉嫌违法宣传的道路上无所敬畏。


市场经济,通过广告宣传,企业追求和扩大利益,是在法律框架之下进行的。但凡在框架之内的广告宣传是必须得到保护的。这是捍卫法律尊严所在,也是保护企业正当利益所在。然而,在追求利益和守住法律底线之间失去平衡,倾向于践踏法律底线,这样的商业行为就不应该得到纵容,不管这些企业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不管其是民族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无一例外。


近年来,一些企业广告打擦边球现象屡屡被举报。已经因广告打擦边球最终走向衰落的莎普爱思眼药水,导航网站宣传视频打擦边球被查处,饭店店名打擦边球被查处,等等,这些所谓的小聪明,无一不戳中公众的痛点和耻点,也无一例外地被公众所反感、举报,最终被查处。


广告打擦边球的前车之鉴早已有之,但椰树牌椰汁还迷途不返,唯一的答案就是在追求利益上宁可不择手段也不罢休,因为其违法成本太小,“利大于弊”,这是刺激椰树牌椰汁“丰胸”无底线的根本所在。

市场经济中包含广告经济的大发展,也支持企业实体的发展。前提是企业守法经营,广告合法播出。“能丰胸”的椰树牌椰汁,作为普通的饮料,往自己脸上贴“金”,既不合法,也有违道德,对这类虚假宣传行为,不管涉及到什么企业,都绝不应该允许大行其道、殆害不浅。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健康时报、36氪、新京报、北京晚报、华声在线等)

责编: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