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 > 详情
视频|使用16年,这间无性别公厕还是“分家”了,原因:市民不习惯
时间:2019-10-09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石芳宇 叶竹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记者 石芳宇 叶竹 视频 刘品贝

近日,有市民反映,位于长沙湘江风光带湘雅路口的一间使用了16年的“无性别公厕”,从原来的“男女通用”变成现在的“男女分开”。10月8日上午,三湘都市报记者从工作人员处得知,这间厕所经提质改造后于国庆节前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厕所设施及外观都已焕然一新。

工作人员介绍,原“男女通用”厕所建立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蹲位空置率,但因为不少市民在使用上不习惯,便提质改造成传统的样式。其实,这无性别公共厕所在长沙并不少见,那群众的态度又是怎么样呢?

赞同者:

男女都能用,优化资源配置

开福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王岳新介绍,“这个公厕原是附近的一个拆建指挥部内部厕所,2003年时作为无性别厕所向公众开放。”

清洁工人杨清明在湘江风光带做环卫工作十几年,目前主要负责清扫这间公共厕所。在她印象里,每到晚上或者橘子洲放烟花的时候,湘江风光带上人就多起来,来上厕所的人也很多。“商场里厕所经常是男厕所没人,女厕所排长队,在这里就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她介绍,原先的厕所约50平方米,有10个蹲位,尽管不算多,但是无性别厕所基本没发生过拥挤的现象。“只要打扫到位也能做到清洁。”

家住华盛新外滩的彭先生是这间公厕的常客,晚上跑完步就在周边休息上个厕所,他认为无性别公测节约了空间,蹲位空置率较低,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他表示,“无性别公厕是一种创新,虽然厕所是男女合用,但都有2米高的围挡隔间,安全方面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每一个市民使用前都敲门,做到提前告知,同样也尊重了他人的隐私。”

尴尬女孩:

要等到没人的时候才敢进去

杨清明回忆,原先湘江风光带这间公厕也会有一些尴尬情况发生,特别是对于女性上厕所的。“年纪大一点的女性还好,很多年轻女孩子来这里上厕所就不太好意思。”她说,“有的年轻男孩也害羞,我去搞卫生的时候,会特意敲门提醒一下。”

陈先生3年前来到湘雅路某家企业上班,吃完中饭后经常到湘江风光带散步。“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男女通用厕所的时候大吃一惊,收费的厕所都还分男女哩。”陈先生表示,有一次他散步回来在附近坐着休息,看到有两个年轻女孩在厕所门口站了好久,看到有男性出来就转过身去,等到厕所里男性都出来了才赶紧进去上了个厕所。

“即便厕所里有分隔的单独空间,但上面有空间,下面有缝隙,就我而言,还是觉得缺乏安全感。知道旁边是男性,总是觉得心里憋得慌。”29岁的长沙白领刘女士表示,让她不适的还有男厕所常有的烟熏味。

改变:

听取群众意见,对外观与设施翻新

10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湘江风光带这间新提质的厕所,看到公厕墙面是米白色的大理石,内部干净整洁,男女厕所分开,厕所后侧及楼上都是环卫工人休息室。工作人员介绍,提质后的公厕与原公厕整体面积和改造前差不多,同时增设了一间单独的无障碍卫生间。

“之所以从无性别公厕提质改造为男女分开使用的公厕,主要考虑到市民感受,不少市民确实多次提出意见,尤其是女性市民提到的安全感。再者也因为厕所设施陈旧,提质改造也是为了让游客市民能有一个更干净卫生的公共环境。”王岳新介绍道。

延伸

需不需要“无性别公厕”这场“厕所革命”?

根椐世界厕所组织统计,每人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约2500次,算下来人的一生约有3年时间在厕所里度过。女性如厕时间平均70秒-75秒,男性如厕时间平均30秒-35秒。无性别厕所,既解决了女性使用公共卫生间排长队的烦恼,也避免了一些商业繁华区和景区往往难以保障公共厕所空间的困境。从这个角度而言,“无性别厕所”的推行,对社会资源的节省是毋庸置疑的。

实际上,无性别公厕从历史上来讲为“舶来物”,是随着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女性主义兴起和成熟而同步诞生的。

2000年,位于曼彻斯特附近斯托克波特的一所中学是最早建立无性别厕所的学校,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前卫,也遭到很多抨击。但随后在2007年,英国教育部发布指导,鼓励所有新建学校建立无性别厕所,主要驱动因素是它能够减少霸凌、在厕所抽烟、破坏等行为,同时能够解决女厕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但反对者认为这会侵犯隐私。

在国内,各地对无性别公厕反应不一。

重庆“洋人街”有一间无性别公厕,2015年开放,不少男士抱怨,有女生在的时候很尴尬,“尿不出来”。

2016年11月,作为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浦东新区张家浜滨河绿地的无性别公厕投入使用。

2018年,为了缓解上厕所时造成大量游客排队的情况,杭州西湖景区内也出现了一座无性别厕所。

不可否认,“无性别厕所”与一般男女公共厕所相比较,它初建时占用的土地面积肯定要少,在后期的维护和日常管理上,相应也会节约不少人力、物力。而在隐私方面,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只要人群素质高,建设时充分考虑到隔间的封闭性,这种公厕是值得推广的。

无性别厕所的推行,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资源节约的现实需求。不过由于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这种“舶来品”这件存在一定冲突,有关部门作出妥协,也不失为一种暖心之举。


责编: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