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每堂思政课都成为“精彩一课”
时间:2019-11-28 来源: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通讯员  刘传勇 胡迪辉 记者 杨斯涵 黄京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对于所有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2019年注定是终身难忘的时间节点。如何在年轻学子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学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优势互补,形成团队合力

集体备课是该校思政教研室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围绕不同的教学单元和教学主题,教研室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所有教师在一起交流教学心得,主动把“家底”亮出来,互鉴互照,择优而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建院十多年来,主任换了几茬,有老教师退休,也有新教师加盟;随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教学内容也适时做出调整;信息化浪潮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只有团队建设的主线始终没变:同行听课评课动真格,教师总能凭中肯的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坚持以老带新,优势互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入思政教研室微信群,你会发现这里没有家长里短,没有低级庸俗,没有戏谑嬉闹,有的是文献分享和教法交流,体现了满满的正能量。

团队合作浇灌的花朵最艳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2018年,杨婧雯、李文辉、田犇团队参加全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获二等奖; 2019年,戴维、廖建、杨婧雯再度组团出征,荣获一等奖,作为点评案例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创新思路,激活思政课堂

时代在变,学情在变,思政理论课教学也必须变革。探索一条既区别于本科院校又区别于基础教育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思政教学团队多年来的努力方向。

2009年,该校思政团队以编写校本教材为契机,开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当年11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次年,该课程团队被立项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为将教材体系更好地转变为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遴选整合,采用专题形式进行教学,先后形成《人生风景线——政治理论课专题十三》和《自我、社会、人生》两本思政专题化教学校本教材。

有了教材,还得钻研教法。团队成员清醒地认识到,激活思政课堂,关键还在教师,适应学生需求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强化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实施案例教学,加强直观印象;推行翻转课堂,让学生从被动者、聆听者变成主动者、参与者。于是,演讲、辩论、歌唱、吟诵和讲故事等环节,出现在素来严肃的思政课堂上,主角当然是学生。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思政理论课就变得热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敬业奉献,致力铸魂育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团队除了在课堂上“传经布道”,还善于利用实践课时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组织学生参观任弼时纪念馆和校内“承红园”,从备受推崇的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提炼出“做骆驼式现代职业人”这样一条职业人文教育主线。

向日葵公益社,是2012年由思政团队指导建立的学生社团。年轻思政教师蔡瑜倾心投入,如同一位母亲呵护自己襁褓中的婴孩一般,带动社团健康发展。7年间,社团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今天的近800人,在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儿童康复中心等社会机构举行公益活动200余场。社团2015年获全省百优社团称号,2017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院校最具影响力爱心社团称号。

一个教学团队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全体成员的倾情奉献,更离不开学校层面的关心与支持。谈到如何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不断上台阶、提质量,该校党委书记喻岳兰表示,要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战略地位,实施三全育人,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要坚定正确方向,筑牢育人阵地;要把握时代要求,创新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学校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责编:吴岱霞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