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 > 详情
大手拉小手,看湖南学校探索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
时间:2022-04-02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4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从小学五年级《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到初中八年级《坚持依宪治国》,再到高中一年级《法治国家》……近日,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录播室内,三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成了老师们争相观摩的“香饽饽”。

把思政内容讲得“接地气”,让学生学有所获

同样的法治内容,缘何能吸引到众多师生围观呢?该校教师研究院院长严伯霓告诉记者,思政课的一些内容,小学会讲,初中也学,高中也要教,如何把思政的内容讲得“接地气”,让学生在不同学段皆学有所获并不容易。

那么,如何找到一体化教学的切入点,有机衔接小学、初中、高中内容,成为师大颐华思政教研组教师们一直以来的思考。“作为一所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培养的学校,师大颐华有着很好的供老师们探讨、交流的环境。”该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王朝霞表示,学校正通过学科内融合、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教师开展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团队课,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范式。

“同学们,法律、纪律、道德都是社会规则,我们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在此次一体化展示课,初中老师苏铃芳侧重法治意识的树立,二高中老师席敏接力授课则勾勒出法治国家的蓝图,重在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深化他们对法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严伯霓介绍,该校此举旨在打破“孤立”教学,在目标要求上一致,在教育理念上归一,在宏观上构建整齐划一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做好有效衔接,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如何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规律,科学备课,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高度契合、有机衔接、彼此交融?该校思政教师给出了自己的探索:打造“知-信-行”的教学范式,学生从直接感知知识,到树立信仰,再到落实行动,获得知识提升、情感熏陶和学科素养。苏铃芳介绍,通过集体研讨、打磨出的“知-信-行”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让她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更加深入,也让法治意识传递到了课堂之外,更多的学生学会了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

经过实践,严伯霓及团队众人都明白,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队伍的协同发展是关键。师大颐华的初高中思政教师是专业教师,但小学的思政教师大多由语文老师兼任。为此,由高中部思政教师谭章兴牵头,学科组在学校《新时代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成立了关于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的子课题研究小组,借助“课改引领、课题规划、课程推动、课堂实施”的“四课”平台进行从理论研习到实践探索再到反思总结的一体化建设。

谭章兴表示,教学恰如公路运输,不同学段的老师只送一站,但要知道学生要走的下一站在哪,告诉学生该往哪个方向走。现在,思政课老师们不仅“专业”起来了,更学会了“瞻前顾后”,通过观照前后学段老师的教学内容,开展专题教育与思政课堂本身的融合以及思政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活动。

下一步,该校思政课教研组还将不断加强学校实践活动中的德育阵地建设,常态化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积极构建校内外结合、多学科整合、多领域融合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责编:陈香云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