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 > 详情
军哥说新闻|是什么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块?
时间:2022-01-26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张军

这年头在手机上能吸引我们看完几千字的报道并不多。这篇长文究竟有什么魔力?为什么能够在网上疯传?

一位老父亲守在殡仪馆。老伴儿刚走了。两口子都是高知,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澳洲工作因为疫情无法回来,小儿子在精神病院住院。老人家80多岁了,一个人,一个老男人,很孤独,给杭州当地的报社打了一个电话、很长,叙述很琐碎,但主题很鲜明:他要说说他的天才小儿子。叙述很真实,就像他的漫长人生一样真实,真实到了让人有一种窒息感。我不知道这位孤独的老人,当时的心情是何其绝望,独自待在殡仪馆里,这是一个冷冰冰的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而他只想要说说他的天才小儿子,这是一种怎样的牵挂?

被老人牵挂的小儿子也年近半百了,人生的经历很不幸。六岁时被玩伴用玩具枪打瞎了一只眼睛。青春期患上了躁狂抑郁症。这种精神疾病发作的时候有暴力倾向,破坏欲很强,家里的值钱的东西基本被砸烂了。然而,他的父母没有放弃他人生的一点希望,因为这种患有躁狂抑郁症的往往多才俊,在某一方面能力超强,比如贝多芬、梵高、牛顿、海明威。像电影《雨人》的主角,计算能力惊人;就像我们日常所说的那种“白痴型天才”。老两口省吃俭用,在90年代花了13000块钱为自己儿子配了一台电脑,这台电脑就成了辍学在家的儿子自学的一个工具。他在语言方面是很有天赋的,通过这台电脑,他自学了德语、日语、英语,他每天泡在图书馆,翻遍了图书馆里的外文书。他尝试着翻译,一发不可收拾,十年里翻译了22本书,德语、日语、英语,不少书还颇受好评,上了畅销书榜。在翻译这个领域,他的语言天赋发挥得酣畅淋漓,精于此道,以此为生。而他的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的老父亲成了他的助手成了他的第一位读者:负责校对、打样、寄稿,快乐地忙碌着,分享着儿子的成就和快乐。

(金晓宇的翻译作品)

一位老人的絮叨、长长的絮叨,为什么打动了全国网友们的心?因为爱,因为父爱,这位孤苦的老人倾诉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些朴实的话语触动了我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那块。

话题有点沉重,眼泪水都快出来了,说点轻松的。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我这一辈子不管怎么有出息怎么辉煌等到退休时,我只有一个称呼老张。可是如果我的儿女有出息、飞黄腾达了,那么我退休后别人会尊称我张老。

闺女出国留学之前,我还跟她开玩笑说,丫头啊,你老爸退休以后到底是“老张”还是“张老”,决定权在你!你要努力哦。

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人在殡仪馆里给报社打得这个电话究竟是出于什么想法?其实也很简单,毕竟是8旬老人了,他在担心哪天他突然走了以后,谁来照顾他的小儿子?

(金晓宇童年时的家庭合影)

老人家为什么反复强调自己的小儿子是个天才、有出色的翻译能力,他只是想给社会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他的小儿子是个人才,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希望他走了以后大家能够善待这个患有精神疾病的翻译天才,给他的小儿子一丝温柔的怜悯。也许这就是这位老人潜意识里的一个很淳朴的想法。

爱就要大胆说出来,快过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隔着大洋喊话我闺女:为人父母,不管退休后是张老还是老张,其实都无所谓,只要儿女好,一切都好。

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的作家,曾说过一句话: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与其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留下遗憾,趁他们还健在,多多陪伴,好好的爱你的父母爱你的亲人爱你的身边人。

相关报道:

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

责编:薛琳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