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快评 > 详情
三湘快评丨打击新型“电诈”,当道高一丈
时间:2021-04-23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评论员 张英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

“禁止小贷公司给大学生放网贷”——这是不久前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的新规定,却成了一些电诈团伙的诈骗新“套路”。新华社记者近日也接到类似诈骗电话,通过深入调查得知,这一新型电诈伪装严密、话术复杂、手段精明,普遍冒充第三方支付官方客服,以影响征信为由,利用在线会议平台对年轻人群体实施诈骗,有受害者称“5小时被骗了27万元”。

最近,一篇题为《侮辱性极强!编发无数电信诈骗新闻后,小编我竟被骗5万……》的文章在网上热传,作者是一名90后媒体人,经手发布无数则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后,自己被骗走5万余元。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位年轻的媒体人遭遇的竟是老掉牙的“冒充公检法”骗局。这一案例再次说明,人们仍然需要提高警惕,且电信诈骗行为依然猖獗。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电子技术制造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电信诈骗技术等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迅猛发展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仅2008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市民损失近6亿元。为何电信诈骗始终难以根除,这其中涉及到一定的技术难题,有电信专家曾表示,运营商仅仅能够依据可商用、成熟的技术,来对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进行侦测,判别后予以拦截;但另一方面,电信诈骗无论从技术上、方式上,都层出不穷,不断翻新。

技术难题是一个方面,不少人防骗意识低下也是一个方面。不管是老套路还是新套路,总有不少人上当,其中就反映出人们的警惕性不够。获取精准详细的公民个人信息是实现诈骗的第一步,再抓住担心个人征信受到影响的心理营造紧张气氛,是这类电诈团伙惯用手段。诚然,人都有心理弱点,遇到可能影响征信的事情时难免一时情急中了圈套,但如果能够先仔细查验一下,或是致电银行及公安部门了解一下,被骗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解决技术问题,譬如将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重点,设置在银行环节。目前的问题在于,即便是公安部门根据受害人报案,要求银行立即冻结款项,根据银行现有的规定和流程,银行也需要公安部门出具相关的证明文件。因此有检察机关的相关人士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公安部门设定一个专门机构作为中转通道,这个机构直接能够对所有国内商业银行快速下达账户冻结指令。在公安部门内部,各地公安机关也能够较快与该机构确认电信诈骗的产生和报案。从这一点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举措。

总之,奉劝大家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轻易透露个人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如有疑问,应及时致电公安机关,或向身边亲友了解、核实。公安机关也要在诈骗犯罪花样不断翻新的同时,及时发布信息提示老百姓提高防骗意识,避免财产损失。    

责编:胡元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