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湖南自贸试验区怎么建?规划指南来了
时间:2021-04-03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分享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婷婷

2020年9月2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长沙、岳阳、郴州三大片区吹响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号角,被寄予厚望。

三大片区将如何实现差异化联动发展?下一步打算怎么干?

4月2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产业发展规划。

(3月25日,长沙县人民东路与东五路交汇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标识性建筑(拱门式)工程正抓紧进行最后的外墙装饰。这处自贸试验区标识性建筑采用钢构架结构形式,高18.68米,建筑面积约138平方米,去年11月开始建设,预计今年4月底落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行 摄)

长沙片区

省会城市的引领担当

省会长沙,产业基础良好。

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中面积最大、体量最大、承载任务最多的片区,长沙朝着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的目标奋勇前进。

先进制造片区以长沙经开区区块为主要载体,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的科技成果孵化池、智能制造聚集地和合作交流策源地。智能化高端机械设备、无人车等,都将从这里出发,走向国际。

临空经济片区依托临空区块,构建4小时国际航空经济圈,打造以临空偏好型经济为特色的临空产业体系。看来,这里将不仅有完备的航空制造产业链,打“飞的”实现省内“一小时通勤圈”的梦想也不远了。

中非先行片区以雨花区块(高桥大市场)经贸合作为先行孵化区。易货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都将在此落地。

专业服务片区以会展区块为核心,形成面向国际的会展产业链;特色产业片区则以芙蓉区块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目标,建设“种业硅谷”和“标准小镇”。

岳阳片区

尽显“临港”特色

“北大门”岳阳,湖南唯一沿长江的城市。

19.94平方公里,位于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核心区域的岳阳片区,深深打上“临港”的烙印。

港航,是岳阳片区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打造“5+3”现代物流功能体系,成了岳阳片区的一大目标。其中,“5”指强化干支线运输、多式联动、国际物流、区域分拨及配送、专业物流;“3”指拓展信息服务、供应链服务和商品交易。重点布局在长江大道以北、长江以南,打造沿江自贸产业廊道。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5G核心部件、液晶面板配套、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五大产业,无一不体现出“绿色经济”的发展要义;单项冠军培育、原创能力提升、配套产业完善、产城融合发展四大工程,则为岳阳产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石”。

岳阳“独享”163公里长江,必然要代表湖南拥抱世界。

在白杨湖以北的综合保税区和临湘滨江中非产业园,岳阳片区规划电子商务、中非经贸合作、跨境贸易、服务贸易发展,开放步伐越迈越大,不断提升外贸规模。

郴州片区

“南大门”的“主、特、新”

“南大门”郴州,紧邻粤港澳大湾区。19.84平方公里的郴州片区,全部位于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产业发展规划》中,赋予了郴州片区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突出湘港澳直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加快临湾自贸区建设,高水平打造湘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承载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使命。

如何做到?郴州片区用“一主”“一特”“一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予以回应。

“一主”,着重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产业。大数据、LED、数字视讯、新型电子原材料及元器件、消费类整机和软件信息服务业,推动着郴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提速升级。

“一特”,持续发力有色金属新材料特色产业。钨、铋、白银等“宝藏”,将在高端化、精深加工、新材料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将郴州打造成“中国有色金属之都”。

“一新”,培育以智慧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粤港澳大湾区保税货物中西部集散第一站、湘粤赣省际区域保税物流中心以及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是郴州片区2025年智慧物流的目标。

湖南自贸试验区交出半年成绩单:引进重大项目111个,投资总额超1767亿元

4月2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长举行,湖南自贸试验区交出半年成绩单。

截至目前,12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实近30项,初步形成近10项制度创新经验;新设企业2000余家,引进重大项目111个(其中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个),投资总额1767.04亿元。

长沙、岳阳、郴州三大片区分别建立任务清单,立足片区发展实际,有序推动改革试点任务落实落地。长沙片区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占比超过80%,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数字贸易特色园区——黄花数字贸易港开园;岳阳片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商品通关、区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等9项改革创新事项在全省率先落地;郴州片区重点复制推广了不动产登记业务便民模式、人民币跨境支付等改革创新经验。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方面,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等服务平台启动运营,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一期已投入使用。

今年,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目标完成改革试点任务50%以上,申报国家级改革创新案例10项;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新设立企业5000家以上,新增金融机构30家以上。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产业发展规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3个专项规划。

“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三个专项规划有了答案

服务国家战略、聚焦湖南特色、发挥片区优势。湖南自贸试验区推动实现“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三大特色战略定位。

“一产业”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园区”是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一走廊”是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

【“一产业”】“3+3”集群发展

规划中明确目标,力争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集群梯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打造形成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以中小航空发动机为核心的航空航天3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信创产业、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工程机械集群,聚焦高端建筑机械、地下工程装备、特种工程机械等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点攻克一批高端主机产品和核心零部件,完善再制造服务体系。

轨道交通集群,以提升集群营商环境为抓手,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

航空航天集群,将打造从通航整机、航空动力、机载系统、北斗导航应用、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到航空综合服务保障的完整产业体系。

【“一园区”】“一核心、三片区”,辐射区外多个基点

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湖南自贸试验区的三大任务之一。4月2日审议通过的《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专项规划》中提出,要探索形成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湖南模式”,2025年,实现对非贸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引进对非经贸合作企业超过1000家。

该规划明确了先行区实施范围,包括“一核心、三片区”,辐射区外多个基点。

“一核心”指高桥大市场,未来,这里将成为非洲在华非资源性产品集散和交易中心,易货贸易等机制也将在这里逐渐成型。

“三片区”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岳阳城陵矶港口及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片区、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

辐射“多基点”,将联动先行区内外产业协作,形成区内辐射区外、区外支撑区内的产业格局和运作模式。

【“一走廊”】“三点一廊、多区联动”

向北对接长江经济带,往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湖南自贸试验区,就像“工”字中间的一竖,形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为发挥优势,规划提出“三点一廊、多区联动”发展新格局。

长沙、岳阳、郴州三大自贸试验区片区为核心建设区,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互动、对接,打造国际投资贸易走廊的核心节点。

在“走廊”的带动下,洞庭湖区域、湘南区域、湘西区域,都将积极融入,培育经济增长新空间,形成以国际投资贸易走廊带动省域发展的良好局面。

国际投资贸易走廊还将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招大引强补链、开放平台搭建、创新能力提升和基础设施联通五大重点工程。

责编:胡元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