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三湘快评|管控雕像过大,更要防范权力自大
时间:2020-10-23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张英
分享到

针对一些城市雕塑存在尺度过大、品质不高、题材不适宜以及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要加强城市雕塑的管控、管理和审查。(10月2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湖北荆州巨型关公雕像、贵州独山县水司楼,以及贵州剑河县的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这些雕像都无一例外地“大”,不仅体积大、投入的手笔也大,如荆州的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曾号称是“全球最大关公像,耗资15亿元”;独山县的水司楼,“建筑高达99.9米,投资高达2.56亿元”;仰阿莎雕像高88米,共耗资8600多万元。

显然,这些雕像都是冲着“地标建筑”去的,然而在对“地标建筑”的概念认识中,这些地方政府似乎又只停留在“够大、够气派”的层面上,因此铆足了劲把雕像雕塑往“高大”这个方向整,如果有条件,恨不得修个“通天塔”。奈何事与愿违,在“高大”的背后,却是诸多的难堪:巨型关公雕像此前被曝发生了沉降,衍生出安全隐患问题,2019年8月被荆州市城管委下发整改函件,称其为“违法建设”;水司楼让刚脱贫的独山县负债累累;剑河县建设仰阿莎雕像时,尚未退出国家级贫困县行列。

一边是违建、负债等刺眼的现实,另一边则是不断上马的“高大”雕像工程,看起来颇具讽刺意味。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这么热衷于建设高大的城市雕塑呢?这可能既跟权力心理有关,也跟程序失守有关。好大喜功的权力心理在部分官员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在任时,他们喜欢一味地追求“大”,动作要大、投入要大、影响要大,以期让这种“大”来加持自己的政绩。浅层面的认知注定使他们的决策水平只会停留在造什么东西“就要越大越好”的阶段,却丝毫不顾及与环境的协调性,也不知道如何嵌入传统文化在其中,更不会考虑这一决策是否会以牺牲民生为成本。

另外,从建设程序上来说,这些又高又大的雕像本不该出现。例如,水司楼的背后对应的是地方的大肆举债,它的建设本就有违地方财政的合理使用原则;而巨型关公雕像并未得到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规划许可。所以,它们的“横空出世”显然是建立在突破既有程序和规定的基础上的。相应的程序规定为何没能发挥把关作用?又应该如何进行事后追责?地方政府以后在此类事件中应该受到怎样的权力监督?这几个问题中,地方政府的权力监督又尤为重要,因为大型地标建筑的建设会创造GDP,拆除也会创造GDP,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很有可能会因此陷入对GDP的畸形追逐中,以这种大型工程来打造“亮眼”的GDP数据。

其实在今年4月,针对滥建“文化地标”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行为,住建部等部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将超大体量公共建筑作为城市重要项目进行管理。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保护城市风貌,但实际上,也是对建筑乱象背后的决策权的一种警示。说到底,降低地方项目对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根源上减少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防止权力乱作为。

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

责编: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