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6楼深读周刊 > 详情
创新之举丨艺术化融入,“思政金课”频出
时间:2020-10-18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杨斯涵 刘镇东 实习生 隆闻单
分享到

近些年来,大中小学校纷纷积极推动思政课课程创新,让思政课成为学校的网红课,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在湖南大学,“移动”的思政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触摸“理论”温度;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思政课堂上的情景剧表演,让整个课堂学生爆满,“蹭课族”只能席地而坐……记者了解到,为了上好思政课,湖南多所学校推出了强有力的改革创新之举,打造了一堂又一堂的“思政金课”。

■记者 杨斯涵 刘镇东 实习生 隆闻单

课堂

入心入情,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

“思政课总是条条框框,让人听起来昏昏入睡”……在学生眼中,思政课都是沉闷的说教式教学,“思政课从小学到大学,其中很多内容都相似,只是深度不同而已,因此这个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湖南大学教授龙兵表示,想要把学生吸引到思政课堂上来,教师就必须不断创新思政课的授课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艺术化教学方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小李的思政课最具特色的地方。她充分调动师范生自身的辩、说、写、弹、唱、跳、创、编、导等能力,用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内容的理解,使思政课变得多姿多彩,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比如,《法律基础》课寓教于乐,开设“德·法·梦”剧场;《原理》课寓教于理,开展“我思我辩”辩论赛;《纲要》课寓教于史,在相关纪念节点举办“中国故事汇”;《概论》课则寓教于研,举办“研‘习’会”;《形势与政策》课寓教于生活,举办社会主义好声音“群口演说”……

“这种艺术化的教学很‘潮’,让我们感觉听思政课是一种享受。以前,对思政课的印象是枯燥无味,现在我们主动去预习教材内容,通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编创出可以在课堂上表演的文艺作品。这样,我们的兴趣浓厚了,对知识的掌握也深入了。”学生孙苇潞说,思政课是自己最期待的课,每次都要提前去占座,否则就只能挤到教室最后一排站着听课。

在长沙师范附属创远小学教师黄晓林看来,学生其实并不排斥思政课的内容,而是反感说教式的教法。“不如将思政课的内容融入到表演、游戏、朗诵中,体验式、沉浸式的课堂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长沙师范附属创远小学三年级一班的教室,两名身着汉服的学生站在讲台上,精彩的表演引得教室内爆发出阵阵掌声,这场由学生声情并茂演绎的舞台剧《程门立雪》大获成功。随后,黄晓林通过让学生朗诵《湖南日报》尊师重教的文章,以及讲解伟人毛泽东如何尊重老师徐特立的系列故事,让思政课程寓教于乐,最后伴随着“老师您辛苦了”的感谢声中,课程圆满结束。“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作为教学切入点,将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生活与思政知识结合起来,引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内涵,比如切合教师节,将尊师重教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目前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校校长聂良红说。

教师

集体备课打造“思政金课”

思政课要让学生听得进去,必须要加以创新,而实现思政课创新,需要学校和老师打开想象空间。学校只有真正费心思做好思政课创新,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学生才能在思政课上走心。

龙兵告诉记者,为了打造学生们喜欢的思政课,教研团队的教师们经常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我们大约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以专题教学的形式。”记者了解到,学校思政课教师每人会专门针对1-2个专题进行备课,制作教案、PPT等,当教案制定好后进行试讲,再由其他老师提出指导意见修改,“除了备课,我们还会走进学生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学情。”

除了集体备课,在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了激励教师上好思政课,从2015年起,该校便开始推行“挂牌授课”制度,学生选择老师,人数不足20人的将遭到淘汰。为此,老师想尽各种办法将课上得吸引人,思政课的到课率和抬头率大幅提升。同时,2016年起,该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各学院举行“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出版了我省第一本“课程思政”案例教材。2018年起,“马院”又建设“名师课堂”,涌现大批“名师”。

“学校现正在着手构建思政育人网络体系,含括学校校长书记、德育队伍、专业学科队伍,同家庭、政府相关机构、社会团体等协同合作,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将不同群体的学科特点、知识特点、岗位特点等融入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更鲜活、更有针对性和成效。”据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教育处主任杨小华介绍,学校思政专职教师经常参与各类校内校外教研、培训和赛课、评比等活动,专业素养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活力教师激发活力课堂,培育活力学生,这也是长郡双语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校

修建专题馆为思政教育护航

“正在校内建设一个900多平方米的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预计于今年年底完工。”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覃扬庆介绍,这个耗资600万的专题馆内将会收集159位湖南历史革命人物,他们的事迹及影像资料等将全部收录,并配备万余本图书上墙。“希望同学们能有一个校内的研修环境,感受革命先烈的情怀。”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加大思政课教改力度,学校还投入188万,在馆内配备了40副VR眼镜,通过两年的研究设计,VR中将展现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足迹,从童年抗争、长沙求学、五四洗礼、初露锋芒4个篇章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难题。此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19个。

龙兵告诉记者,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楼有3600个平方米,是学校特地分给学院使用的,同时,还为学院的老师每月提供2000元的专项津贴,对于职称的评定也是单列在外。

而在周南秀峰学校小学部,为了解决小学缺乏专职《道德与法制》课程老师的问题,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没有专职道法课老师一直是很多小学面临的问题。”该校党支部书记朱玮芳告诉记者,为了让语文老师能够教好小学生的道法课,他们根据教师成长的入格、升格、风格三阶段,细分为“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和“名师工程”三个项目,通过菜单式、交互式、多元式培养路径,激活了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链接

打造“活色生香”的思政课堂

“思政课本来就不应以晦涩艰深的概念和抽象的教条说教,而应当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和老师共同思考,不然一切都是空谈。”这些年,周小李带领团队对思政课的打造有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那就是“打造‘活色生香’的思政课堂”——

“活”是思政课要源于生活,直面社会热点;

“色”是思政课要五光十色,形式多样;

“生”是要以师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

“香”是思政课要“香气四溢”,产生广泛影响。

但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的课堂背后,周小李也有着冷静的思考。“‘活色生香’思政课决不是表演作秀,更不能纸上谈兵,‘潮’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要走进学生内心,影响他们的人生。”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