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 > 详情
为了孩子们的微笑,他们不断前行
时间:2020-09-24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记者 杨斯涵 黄京

知识改变命运,资助成就梦想。作为只有十一二个正式编制的小单位,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承担着每年数百万名学生的资助任务,在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跟踪采访和工作接触中,记者深深感受到这一团队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及他们真挚而醇厚的为民情怀。

战“疫”资助,雪中送炭见真情

3月14日,郴州北湖区石盖塘中心学校,在简单的会议室里,八年级女生何晶晶(化名)有些拘谨和紧张,她一边聆听身旁这位来访者的嘘寒问暖,一边回忆着自春节以来家里遭受的一切。从来访者手里接过助学金的那一刻,她有些感动,没有更多言语,只说了一句“谢谢”,外加一个深深地鞠躬。

听老师介绍,来访者是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伍光强,同行的还有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其他两位老师。本来他们是计划去何晶晶家里走访的,但因为疫情还不允许进村串户,所以只能来到学校利用课间时间看望她。

何晶晶是一个农村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2016年,其父患胰腺癌,花费40多万救治费后,落得人财两空,留下了一个高筑的债台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家庭的重担落在单薄的母亲肩上。何晶晶的妈妈本来在街道的一个餐馆打零工,收入微薄,因为新冠疫情影响,餐馆没有开业,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断了,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好在有政府和学校的关心,才让她能够继续安心在校学习。

一场新冠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一些经济困难家庭因为疫情更加窘迫。全省到底有多少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感染新冠肺炎?有多少像何晶晶这样因疫情影响导致学习、生活困难的学生?作为负责全省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深感忧虑和责任重大。按照省教育厅党组的统一部署,他们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分析研判疫情对贫困学生造成的影响。2月5日就以省教育厅名义印发文件,部署各地采取发放临时补助等形式,帮助贫困学生渡过难关,比教育部财政部的文件还早1天。2月下旬,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推迟开学,中心又率全国之先提出“停课不停资助”要求,部署各地各校提前发放春季学期资助资金,保障学生在家学习生活基本需求。4月7日,首批学校复学后,中心立即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各地对因疫情致贫的学生进行全面摸排、动态认定、分类施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疫情致贫、返贫而失学。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疫情期间的一系列担当作为受到上级充分肯定,省委要情汇报第66期作了推介,教育部官方网站也作了专门报道。

贴心服务, 把资助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0年9月4日上午,秋雨绵绵,娄底涟源市北部山区的湄江镇上,来了一群身穿学生资助志愿服的宣传队。他们正是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杨昌江的带领下,来湄江镇开展“学生资助政策下乡行”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连续第三年下基层开展“学生资助政策下乡行”志愿服务活动了。

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在志愿服务台前,仍陆续有群众前来咨询学生资助政策。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志愿者们面对前来咨询的群众,热情、耐心地做着解答,递交有关资料。雨越下越大,前来咨询的群众越来越少。“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志愿者们决定改变宣传方式。他们一手撑起雨伞,一手拎着资料袋,走上街头,走进菜市场、餐饮店、超市、银行,向店主、客户和过路群众分发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资料,讲解国家资助政策。当菜农、水果商贩、理发师、修鞋匠、摩的师傅等等这些最基层的群众拿到递送到手上的宣传资料时,他们的脸上都洋溢起幸福的微笑。那天,印有“国家资助 助你飞翔”的橘色袋子在湄江镇的街头随处可见,如同一道金色的暖阳,给寒意料峭的初秋增添了些许温暖。宣传资料发放完后,志愿者们又分成4个组,冒雨到附近村组,实地走访了5户建档立卡学生家庭。每到一个家庭,志愿者都要仔细了解受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现场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疏解他们的后顾之忧,并送去了慰问金。大江口中学七年级学生廖冬梅的外公,看到志愿者的到来,激动得说不话来。

“学生资助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为民服务,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基层和群众,打通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更多关爱的力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瑰曙2019年亲自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志愿服务队授旗,并寄语全省各地各校将这项利民惠民的志愿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涓涓溪流汇成海。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地近三年每年组织100余个志愿服务分队,深入51个贫困县的近200个乡镇,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志愿帮扶困难学生2000多名。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成为资助育人、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品牌,也已成为我省学生资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榜样引领 ,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没有国家资助政策,没有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我可能早就辍学务农或外出务工了。“

在2019年“奋斗青春·筑梦同行”全省励志成才好学生评选活动颁奖典礼直播现场,来自长沙师范学院2016级的张兹华在舞台上动情地作着“青春分享”。台下的观众,被她的励志求学的故事所感动,有人不时地擦着眼眶。

张兹华是2019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湖南省第一届励志成才好学生典型宣传活动评选出的 “十大励志成才好学生”之一。出生于1998年她是湖南安化人,自幼父亲去世、母亲患病,张兹华一边上大学、一边照顾两个妹妹。张兹华“带妹妹上大学”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帮助。懂事的张兹华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利用寒暑假时间,和同村的两名大学生共同发起成立了“青少年成长中心”,辅导家乡留守儿童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张兹华说:我一定要把来自国家、学校、社会的爱和责任担当传承下去,认真学习,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去帮助他人!”

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让每一个受助学生都能成长成才是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和使命。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过程中,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资助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强受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诚信、感恩、自立、担当等优秀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为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受助学生成长成才,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大力宣传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励志成才典型优秀事迹的同时,还组织部分获得高校国家奖学金的优秀代表,组成宣讲团,到全省有关高校进行巡回演讲,甚至将演讲对象延伸到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加强受助学生诚信教育,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每年5月定于高校诚信教育月,组织指导各高校开展征信知识讲座、签订诚信还款责任书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受助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他们按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为了加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组织了“感恩资助,助梦飞翔”全省中小学主题手抄报比赛……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湖南省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全省受助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他们中有道德模范、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孝心少年、最美中职生、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多名高校国家奖学金和中职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荣登《人民日报》,多个资助育人案例入选《全国中职资助育人典型案例汇编》。

理念先行,涵养和培植资助文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来到省教育厅综合楼四楼的楼梯口,对面墙壁上一行醒目的红色标语马上映入眼帘。而迈进省学生资助中心办公室外的过道,你还会发现一道亮丽的“资助文化长廊”,学生资助工作理念、学生资助系统形象识别、学生资助行为规范、学生资助典型展示、学生资助主题书画作品等宣传栏,会让你感受到一份来自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灵魂,是力量的源泉。我们打造这个文化墙,就是想通过资助文化建设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从而凝聚全省学生资助战线的职业精神,规范资助行为,提升系统整体形象。”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伍光强这样解释建设资助文化墙的初衷。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2018年开始进行湖南学生资助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通过集体智慧并广泛求意见,他们把学生资助理念概括为“帮学生解困、助学生成才”,把学生资助精神提炼为“精勤、仁爱、奉献、担当”,把学生资助行为规范确定为“热情、严谨、公正、廉洁”,并具体制订了《湖南学生资助“八要八不准”》资助工作准则。为了统一形象标识,副主任杨昌江亲自设计了湖南学生资助专属LOGO,副主任王平作词谱写了全国第一首学生资助工作者的歌曲《资助者之歌》。

“湖南学生资助文化建设,是学生资助工作提质升级的重要探索,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值得其他省市区学习。”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位领导在全国会议上这样评价和推介湖南省学生资助文化建设经验。

繁霜都是心头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教育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奋发有为,不懈努力,事业之树开了出繁花,结出了硕果,在党的建设、文明创建和业务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心被评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百佳单位典型、中心党支部被授予湖南省直机关示范党支部、湖南精准资助工作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任务,资助育人永远在路上。为了孩子们的微笑,为了党的千秋伟业,在脱贫攻坚即将圆满收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将实现的历史新起点,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体干部已经作好充分准备,他们将带着初心和使命,用真诚、热血和担当继续谱写踏实而激昂的资助之歌。

责编:杨斯涵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