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 > 详情
湖南首创1+X证书教学研究中心,着力推进“三教”改革
时间:2019-11-15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京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11月14日讯(记者 黄京 通讯员 余醴)今后,职校学子在毕业时,除了能拿到一本学历证书,还将获取若干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种1+X证书制度,被视为是对现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一次尝试。11月14日,全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暨信息化教学和1+X证书制度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召开。会上公布了湖南省首批1+X证书教学研究中心,这批中心将围绕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路径、关键环节等开展政策研究;并就“1+X”如何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衔接融合进行实证研究。

据悉,成立1+X证书教学研究中心的举措在全国属首创。我省将通过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推进“三教”改革,培育一批新时代“湖湘工匠”。


【首创】 5所高校成立6个1+X证书教学研究中心

从今年开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目前,第一批、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已在我省55所职业院校和2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序展开,试点学生规模为2.5万人。会议现场,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校成立的6个1+X证书教学研究中心进行授牌。

湖南汽车工程职院此次成立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证书”与“智能新能源证书”两个教学研究中心。该校党委副书记韩先满介绍,基于“1+X”该校初步探索了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1+X”证书数字化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现场扫码、登录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或仿真训练,实现了云上资源、新型教材、现场设备有机衔接。“成立‘1+X’研究中心,将研究汽车领域‘1’和‘X’有机衔接的客观规律,探索完善汽车类专业1+X等级证书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开发新形态教材和教学资源。”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余伟良认为,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存在一些难题亟需破解。比如,“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何保证在“1”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实现“X”的融入,让1和X互融互通、有机结合;同时,学校在培养学生取得“1”的过程中已有专业教学标准、技能标准,而“X”也有相应的标准体系,如何实现湖南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X”标准的结合,值得研究。“1和X两者在教材、课程标准、实习实训以及教师教法等方面,都必须同向而行、融合发展,在实现‘1’的过程中完成X证书的任务。”余伟良表示,成立教学研究中心,有利于实现X证书在教学、课程、实训、考试、发证标准上的统一规范,同时有利于防止在推进1+X试点的过程中,额外增加教师、学生、学校的经济负担,使X证书成为一些机构、公司的营利行为。

“对X证书赋予一定学分,建立1+X证书制度试点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表示,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将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职业院校要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人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对接受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免试部分内容。

【举措】 湖南职教狠抓内涵建设,培育新时代“湖湘工匠”

了创新教法,让课堂更生动,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李菡邀请基础课部语文教师邓滢共同打造思政“双师课堂”。两位老师在课上以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的方式,并借助短视频、云班课等,让学生们在互动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精髓。昨日下午,来自全省职业院校200名校长书记共同通过直播观摩了这堂思政“金课”,大家既体验到信息化教学为课堂带来的“魔力”,也感受到教师精心教学为课堂带来的“魅力”。事实上,湖南职教在狠抓内涵建设上,一直把“推进课堂革命”视为重要一环,要求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切实改变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大力推进情景教学、任务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重构职业教育教学生态,再造教学流程,改革课堂模式。

“要把教育教学工作摆在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专业建设,推进‘三教’改革,增强服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能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省教育厅巡视员应若平介绍,接下来,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省将建立职业院校专业办学水平分类评价制度,每年组织对省级特色专业群开展等级评价,评价等级将与绩效挂钩,实行动态调整、滚动发展。另外,将积极推进优质课程建设计划,每所中职学校重点建设至少10门优质精品课程,每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至少20门优质精品课程。到2022年,立项建设中职、高职省级优质精品课程各1000门。

为使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我省产业结构相适应,2014年以来,全省职业院校对接产业新增专业点601个、撤销专业点223个。应若平透露,接下来我省还将建立新设专业办学水平合格性评价制度,每年评价30%的新设专业,评价结果与新专业申报挂钩。以“三教”改革为抓手,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创新教材建设机制、加强信息化教学应用。到2022年,全省建设10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00门在线开放精品课程、30个湖湘特色的职业教育数字博物馆。

“未来3到5年,湖南要奋力打造中西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瑰曙为湖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的改革试验区”——到2022年,湖南要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培育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职业院校”——建成10所左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左右全国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中职学校,引领湖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培育一批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引导一批专业群率先发展,推进专业群深度融入新兴优势产业链,建成20个以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20个以上“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成果丰硕”的高水平中职专业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要培育一批德技双馨的新时代‘湖湘工匠’——聚焦立德树人,突出加强劳动教育,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培养,构建“湖湘工匠”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工匠精神、有精湛技艺、有创新本领、有健康体魄”的“湖湘工匠”新生代,校企联合培养1万名“工匠湘军”的领军人才和杰出代表——“湖湘工匠”。

链接:

湖南首批1+X证书教学研究中心名单

链接:

湖南职教近5年“成绩单”

●每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1-3个专业群,每所中职学校重点建设1-2个专业群,每个市州重点建设3-5个特色专业群,主动把专业融入产业链。

●实施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卓越高职院校21所、卓越中职学校28所。

●立项建设高职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138个、中职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84个。在此基础上,经教育部认定国家示范专业点38个,排全国第2;高职骨干专业155个,排全国第4。

●在教育部和财政部刚刚公示的“双高”建设计划名单中,我省共有11所学校成功入围,入围学校总数排全国第5。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发省级专业教学标准52个。

●以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最新技术为主线,创新设计教学能力、核心技能、技能选修和顶岗实习等四个模块,开发省级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59个。

●以企业真实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考核内容,强化专业核心技能和跨岗位综合技能,开发省级专业技能抽查标准59个、对口招生考试标准17个。以省级标准为引领,全省涌现了一大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在近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省共获奖44项,连续两届获奖数均排全国第5、中西部省份第1。

●推动全省高职院校与1230余家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培养,订单培养学生比例达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0%以上。

●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支持3个城市、51所院校联合125家企业,立项建设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7个,排全国第3位;遴选立项省级现代学徒制项目60个。

●依托示范性职业院校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组建了湘绣、湘菜、湘瓷、湘商、湘茶等5个湘字号特色学院,42个省级职教集团,加盟企业达1890家。

●深化职称评聘改革,下放高职院校职称自主评审权,评出中职学校正高级教师47人。实施专业群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认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30个,排全国第3;教师教学创新团队8个,排全国第4;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排全国第5。支持高职院校柔性引进领军人才760人,其中院士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

●立项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0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6门,立项建设省级教学资源库44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0门。

●由专业教学名师引领,带动4万余名教师共建名师课堂371门。

●引导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2018年,组队参加全国比赛共获奖32项,其中一等奖6项,均较2015年增长了1倍。

●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从2010年的66.4%提高到目前的94.3%,高职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从2014年的63.2%提高到目前的94.57%。

●立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57个,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60个。实施农村中职教育攻坚计划,有效带动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0多亿元,集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

●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共荣获249个奖项,较2014年增长85.8%,排全国第5;其中一等奖48个,较2014年增长8倍,排全国第4。

●推动长沙、株洲等6个城市建成职教基地,在省级以上园区布局院校145所,在校生59.6万人、占全省总规模的48.8%,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5万人以上,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稳定在88%、96%以上,本地就业提高至58%、44%。

●助力产业帮扶,扶助农业产业项目5.04万亩,建立电商平台183个,新增产业效益2.1亿元。培训技能人才40.7万人,组织实用技术培训58.8万人次,开展致富能手培训21.9万人。

责编:陈香云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