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科 > 详情
建校70年,30万优秀人才从这所学校走出
时间:2019-11-04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11月3日讯(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唐亚慧)“碧波万顷的南海上,万步炎教授率领的‘海牛’团队一次次刷新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全国首届教学名师杨鹏程教授在传道授业解惑……”一幕幕心忧天下、教育报国的场景,一个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故事,引发了师生的回忆和共鸣。今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办学70周年宣传片《初心》如约而至。这是学校办学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和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纪念这一难忘的节日。

在大会现场,该校党委书记刘德顺表示:“学校正处于‘爬坡迈槛’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重温与新中国共奋进的七十年校史,激发党员干部和教职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检视和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建校:一步一脚印,走出自己的特色

“当年我来到这个学校工作时,学校是‘头顶青天,脚下黄沙一片’的恶劣环境。我们起早贪黑,脚踏破车去上课,来回20里路,只有半斤米吃,喝的是池塘里的水。但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处理好现实问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精神。”原湘北建设学院教务科长、湘潭矿业学院副院长张耀民已年过90,许多往事已经淡忘,但学校艰辛的办学历程,他至今印象深刻。

1949年湖南解放前夕,一群共产党人从湘江上岸,创办了湖南科技大学的前身“湘北建设学院”。当时的办学条件极端艰苦,吃糙米,穿布衣,“阶台作讲席,庭院当课堂”。

1958年,上承湘北建设学院的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在“大跃进”的热潮中诞生,学校时办时停,几度易名,到1985年升格为湘潭师范学院。1978年,湘潭煤炭学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潮应运而生,学校开荒选址、艰苦创业,随后更名为湘潭矿业学院、湘潭工学院。

2003年,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这两所一墙之隔、优势互补的本科高校合并组建成立了湖南科技大学。从革命学府、专科学校、单科性学院到综合性大学,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到“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校训精神,70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校拥有3500多名教职员工,37000多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学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

据了解, “十二五”以来,该校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军工科研任务等国家计划项目633项,签订产学研合同816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634项,推广新技术101项,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25个,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25亿元以上。

育人:教师言传身教,当好学生引路人

“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刘德顺曾说过, “我们不一定是最一流的老师,但只要我们始终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最好的,并且尽最大努力、作最多付出地把他们教好。”在科大校园,一批又一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几经岁月沧桑,不改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默默地耕耘着。

行走在匆匆人流中、乘坐在飞驰火车上、流连在用人单位里、守候在电脑QQ前,千方百计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皇晓东就是这样不停地劳累着,乐此不疲。“作为老师,我有五个心,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诚心、热心以及责任心,换得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学校省心,企业顺心,自己开心。”

作为一名桥梁专家,全国模范教师钟新谷,甘愿做土木工程教育的一座桥。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实践”意识,无论酷暑严寒,他总会陪着学生前往桥梁建设工地,一干就是好几天。“实践出真知,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问题的所在,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进步。”

教师言传身教,自然影响带动学生。化学化工学院16级化学专业学生任德敏,勤做实验,认真钻研,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外SCI论文10篇。在老师的带领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田野调查,投身创新创业。“对我而言,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要有梦想,不断探索,敢于冲刺,无所畏惧。”任德敏说道。无论是先后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黄家厚、殷培孟、刘成、龚勋等四位同学,还是湖南省唯一一支获选年度“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数学建模科技创新团队,学生们逐渐成长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为社会发展贡献出科大力量与智慧。

目前,已有近30万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社会,立足基层,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在祖国的各条战线建功立业。“立足社会需求,聚焦学术前沿,努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智力源’,服务好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湖南科大人在新时代的不懈追求,也是对“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最新诠释。”该校校长朱川曲说。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