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快评 > 详情
开放公共资源,让闹市里有更多“安静书桌”
时间:2019-10-31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张英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

花一杯咖啡的钱,就可安静地坐上半天,这样的付费自习室你想去体验吗?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在长沙五一广场、侯家塘等商圈,出现了多家收费自习室。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还能免费使用饮水机、咖啡、计算器等配套设施,收费在每小时0.5-3.75元不等。(详见本报10月21日、30日报道)

“付费自习室”可谓是应运而生,不论在已经成为潮流的国外,还是在刚刚兴起的中国,“付费自习”瞄准的恰恰是都市人想在喧嚣的闹市中“安放一张书桌”的精神诉求,从而开创出这一商业模式。如今,在天津、深圳、杭州等城市,“付费自习室”已经逐渐增多,虽说是商业模式,但它照顾的是都市人的心灵和精神,因此“付费自习室”在商潮中无异于一股清流,既契合了“想觅一方静室”读书的群体性需求,又使得文化与商业无缝衔接,拓展了新的创业空间和可能。

有人曾感叹:“偌大的城市,安放不下一张书桌”。这其实并非矫情和夸张,都市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确实难以抽身读书,一方面是因为时间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八小时之外,想要读书的话,可能还需要诸如小孩不打扰、环境够安静等等外在条件的满足,否则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地读完一本书,即使勉强读完,效率也是低下的。但生存压力的无处不在,又逼迫着都市中的大多数人必须读书“充电”,因此,能有一个“书斋”就成了不少人的企盼。

“付费自习室”在国外一直挺火,其优势在于,并不高的收费、足够安静的环境、人性化的配套设施,能够很好地满足前来看书学习的人的需求。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里就如同我们在学校一样,能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让自己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正向驱动也是前往“付费自习室”的人最为看重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业化的“付费自习室”弥补了部分公共资源的不足,以此来满足都市中职业型考试、资格类考试者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善社会服务,大力开放公共资源也显得尤为重要。早在2017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其中便有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目前来看,开放效果不甚理想,不理想的原因在于管理成本和安全隐患。

其实针对这一点,或许可以探索新的开放机制,如可以通过第三方专业中介机构,整合社区内的学校、公共场馆资源,招募志愿者,以会员制方式(仅收取成本费用),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更有效地服务社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力能所及的硬件资源支撑。公共资源加大开放力度,再加上商业化模式的补充,或许在都市里“安放一张书桌”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责编:陈香云

来源:三湘都市报